陟罚臧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赏罚褒贬。
出处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“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
例子郡邑守令仰望风采,陟罚臧否,在其一言。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论》
基础信息
拼音zhì fá zāng fǒu
注音ㄓˋ ㄈㄚˊ ㄗㄤ ㄈㄡˇ
繁体陟罰臧否
感情陟罚臧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自我批评(意思解释)
- 默不做声(意思解释)
- 逢人只说三分话(意思解释)
- 乐道好古(意思解释)
- 夜深人静(意思解释)
- 无法无天(意思解释)
- 视微知着(意思解释)
- 以身试法(意思解释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释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释)
- 有权有势(意思解释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恶醉强酒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东施效颦(意思解释)
- 安闲自得(意思解释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释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释)
- 不在话下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显亲扬名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拨乱济危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不问青红皂白(意思解释)
※ 陟罚臧否的意思解释、陟罚臧否是什么意思由文户修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尾生之信 | 尾生: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,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。比喻只知道守约,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。 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三个人一起走路,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。指应该不耻下问,虚心向别人学习。 |
蹑手蹑脚 | 蹑:放轻脚步。形容动作很轻;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随。 |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|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归十归一 | 谓有条有理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
不治之症 | 治不好的病、绝症。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、错误。 |
户告人晓 |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珍楼宝屋 | 珍奇的楼阁,华丽的房屋。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。 |
学而优则仕 |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通时合变 | 同“通权达变”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当头棒喝 |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寥寥无几 | 寥:稀少;很少;无几:没有几个。形容非常稀少;没有几个。 |
赤胆忠心 | 赤:赤诚、真诚;忠:忠诚。形容很忠诚;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胆”。 |
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土生土长 | 当地生长的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经国之才 |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。 |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|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。 |
善自为谋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。 |
满天飞 | 形容到处都是。亦作“满空飞”。 |
进退维谷 | 维:语气助词。谷:比喻困难处境。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