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醉金迷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ǐ zuì jīn mí
基本解释比喻沉醉于富丽的环境;也比喻奢侈豪华的生活。
出处宋 陶穀《清异录 居室》:“(痈医孟斧)有一小室,窗牖焕明,器皆金饰,纸光莹白,金彩夺目,所亲见之,归语人曰:‘此室暂憩,令人金迷纸醉。’”
纸醉金迷的典故
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。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,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。因为经常出入皇宫,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都很熟悉,尤其孟斧看到皇宫里的人们总是过着荒淫奢侈的华丽生活,更是印象深刻。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叛变攻打长安,他吓得急忙逃出长安,躲到四川。
在四川,孟斧因为想念皇宫中的生活,就根据记忆,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。他把家中布置得跟皇宫一样华丽,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,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,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做成的薄纸。在阳光的照射下,满屋子金光闪闪,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。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:“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,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。”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纸醉金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突飞猛进 | 邹韬奋《患难馀生记》第三章:“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,虽有利于国家民族,虽有利于人民大众,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。” |
显亲扬名 | 《孝经 开宗明义》:“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之终也。” |
首尾两端 | 《后汉书 西羌传》:“初,饥五同种大豪卢匆,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,而首尾两端。” |
礼贤下士 | 《新唐书 李勉传》:“其在朝廷,鲠亮谦介,为宗臣表,礼贤下士有终始,尝引李巡、张参在幕府。” |
舆论哗然 | |
水里纳瓜 | 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,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。” |
燋金烁石 | 北齐 刘昼《新论 大质》:“大热煊赫,燋金烁石。” |
一齐二整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3回:“作速走,不必一齐二整。” |
安生服业 | 梁斌《红旗谱》:“她想到冯老兰,不一定肯让朱老忠安生服业地活下去,她的心情更加忧惧不安。” |
一人得道,鸡犬飞升 | 鲁迅《二心集·张资平氏的“小说学”》:“但作者一转方向,则一人得道,鸡犬飞升,何况神仙的遗蜕呢。” |
窃窃私议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一干人正在那里窃窃私议。” |
饭来开口 | 唐·元稹《放言》诗:“酒熟餔糟学渔父,饭来开口似神鸦。” |
岸然道貌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成仙》:“又八九年,成忽自至,黄巾氅服,岸然道貌。” |
辱国殄民 | 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》:“他日西鄙之伐,辱国殄民,果谁之所致乎!” |
天人胜处 | 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云奉持之,则生天人胜处,云犯则坠鬼畜诸苦。” |
引商刻角 | 西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一》:“引商刻角,杂以流徵。” |
棘没铜驼 | 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囚山》:“此生终遣英雄笑,棘没铜驼六十年。” |
呼牛也可,呼马也可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昔者子呼我牛也,而谓之牛;呼我马也,而谓之马。” |
上下同欲 |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谋攻》:“故知胜有五: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;识众寡之用者胜;上下同欲者胜;以虞待不虞者胜;将能而君不御者胜。” |
逢吉丁辰 | 《后汉书·班固传下》:“逢吉丁辰,景命也。”李贤注:“丁,当也。辰,时也……逢休吉之代,当封禅之时,此为天子之大命也。” |
奉为圭璧 | 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诗话》中卷:“余之此言,天下作诗者,当字字奉为圭璧。” |
无为之治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既能夺他们之权,生他们之利,岂不能行无为之治?” |
抛鸾拆凤 | 元·邦哲《寿阳曲·思旧》:“谁知道,天不容,两三年间抛鸾拆凤。” |
忠驱义感 | 唐·吕温《题阳人城》诗:“忠驱义感即风雷,谁道南方乏武才?天下起兵诛董卓,长沙子弟最先来。” |
三折之肱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9回:“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,治我一国之主,若主上病愈,老爷江山有分,我辈皆臣子也,礼当拜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