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嘴撩牙的成语故事

拼音kè zuǐ liáo yá
基本解释搬唇弄舌。课,用同“嗑”。
出处明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连枝秀》:“锦心绣腹,宣扬《老子》经文,发科打诨,不离机锋;课嘴撩牙,长存道眼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课嘴撩牙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课嘴撩牙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谦谦君子 | 《周易 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 |
倾国倾城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》: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。” |
直言勿讳 | 清 张廷玉《明史 弋谦传》:“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,于国家利弊、政令未当者,直言勿讳。” |
意气自若 | 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广为匈奴所败,吏士皆无人色,广意气自若。” |
鼎湖龙去 | 唐·杜甫《骊山》诗:“鼎湖龙去远,银海雁飞深。” |
豹头环眼 | 元 无名氏《博望烧屯》第二折:“我也不信,我豹头环眼,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。” |
操翰成章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徐幹传》:“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,五宫将文学。”裴松之注引《先贤行状》:“幹清玄体道,六行修备,聪识洽闻,操翰成章。” |
形势逼人 | 谢觉哉《冷和热》:“‘热’可以逼得喜冷的人也热起来,形势逼人,不热不可。” |
世风日下 | 清 秋瑾《致秋誉章书》:“我国世风日下,亲戚尚如此,况友乎?” |
显祖扬名 | 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及吴诸顾、陆旧族长者,世有高位,当报汉德,显祖扬名。” |
贵贱无常 | 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鹖冠子》:“《前汉·艺文志》有《鹖冠子》一篇,今所行四卷十五篇。如所谓‘中流失般,一壶千金’、‘贵贱无常,物使之然’皆出于是。” |
溯流求源 | 《元史·隐逸传·杜瑛》:“夫善始者未必善终,今不能溯流求源,明法正俗,育材兴化。” |
直言谠议 | 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甲:“每侍臣赐对,则左右悉去,故直言谠议,尽得上达。” |
自我标榜 | 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六章:“又将自己如何尽心侍候,垫钱买药等事一一自我标榜一番,都说给柴守礼听。” |
难于启齿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2回:“欲告庆父,而难于启齿,乃于门外号啕大哭。” |
枯形灰心 | 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。” |
羸形垢面 | 《南岳弥陀和尚碑》:“羸形垢面,躬负薪莸。” |
风飧露宿 | 宋·陆游《壮士吟》:“风飧露宿宁非苦,且试平时铁石心。” |
血盆大口 | 唐 变文《叶净能诗》:“眼如悬镜,口若血盆,毒气成云。” |
缺吃少穿 | |
危言竦论 |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24回:“滞魄幽魂现形惊异类,危言竦论改过望同胞。” |
献替可否 | 《明史·职官志》:“掌献替可否,奉陈规诲。” |
赔本买卖 | 林予《雁飞塞北》第33章:“经验证明,生荒地头年不长粮食,那是赔本买卖。” |
蜚英腾茂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蜚英声,腾茂实。” |
启聩振聋 | 清·邓显鹤《邹君墓志铭》:“居德善俗,启聩振聋,儒者之效,匪徒言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