唇揭齿寒的成语故事


唇揭齿寒

拼音chún jiē chǐ hán

基本解释见“唇亡齿寒”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唇揭齿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唇揭齿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齐头并进 周恩来《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实事求是,循序前进,齐头并进,迎头赶上。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故态复萌 唐 刘禹锡《砥石赋》:“故态复还,宝心再起。既赋形而终用,一蒙垢焉何耻?”
货真价实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但不知可有‘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’的字样没有?”
不直一文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士大夫若爱一文,不直一文。”
全身远祸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9回:“把你尊翁的骸骨,遣人送到故乡,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。”
怨家债主 唐 孔思义《造像题记》:“业道受苦及怨家债主,悉愿布施欢喜,速得神生净土。”
徒子徒孙 《花月痕》第51回:“是夜心印沐浴更衣,召集徒子徒孙。”
嫁犬逐犬 清·李渔《奈何天·逼嫁》:“却不道嫁犬逐犬,切莫要看样画葫芦,又把那别新郎的铺盖卷。”
披毛戴角 宋 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学人不负师机,还免披毛戴角也无?”
红灯绿酒 清·黄遵宪《邻妇叹》诗:“遥闻长官高堂上,红灯绿酒欢未足。”
转败为胜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管晏列传》:“其为政也,善因祸而为福,转败而为功。”
拈断髭须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因为这种拈断髭须的音调,在这个书斋里,不容易听到的。”
上下一心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上下一心,三军同力,与之远举极战,则不可。”
朝晖夕阴 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”
因袭陈规
答问如流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6回:“此时秦宓语言清朗,答问如流,满座皆惊。”
号啕大哭 《周易 同人》:“同人先号咷而后笑。”
三三五五 唐·李白《采莲曲》:“岸上谁家游冶郎,三三五五映垂杨。”
层见叠出 《文献通考 经籍五二》:“于是缘业之说,因果之说,六根、六尘、四大、十二缘生之说,层见叠出,宏远微妙。”
从井救人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仁者,虽告之曰:‘井有仁(人)焉。’其从之也?”
燕跃鹄踊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:“[古冶子]左手持鼋头,右手挟左骖,燕跃鹄踊而出。仰天大呼,水为逆流三百步。”
大同境域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
救苦弭灾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谓善者如此收场,不善者如此结果,使人知所趋避,是药人寿世之方,救苦弭灾之具也。”
穷源推本 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卖儿系珠》:“明珠悬项,穷源推本应根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