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叶成阴的成语故事

拼音lǜ yè chéng yīn
基本解释指绿叶繁茂覆盖成荫。比喻女子青春已逝,儿女成行。
出处宋 计有功《唐诗纪事 杜牧》:“自是寻春去校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”
绿叶成阴的典故
唐朝时期,诗人杜牧在湖州游览,见一老婆婆带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,那姑娘生得十分漂亮,杜牧对她动了情,向老婆婆下了聘礼,约定10年内娶她。14年后杜牧任湖州刺史时,那姑娘已经嫁人生子,杜牧遗憾作叹花诗:“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绿叶成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适得其反 | 清 魏源《筹海篇 议守上》:“今议防堵者,莫不曰:‘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,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。’不知此适得其反也。” |
神领意得 | 《高坐别传》:“性高简,不学晋语,诸公与之言,皆因传译。然神领意得,顿在言前。” |
同仇敌忾 | 《诗经 秦风 无衣》:“与子同仇。”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。” |
水木清华 | 晋 谢混《游西池》诗:“景昃鸣禽集,水木湛清华。” |
折戟沉沙 | 唐 杜牧《赤壁》诗:“折戟沉沙铁未消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东风不与周郎便,铜雀春深锁二乔。” |
渺无边际 | 郭沫若《苏联纪行·6月25日》:“向机下展望,一望青黄色的草原,渺无边际。” |
狗窦大开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张吴兴年八岁,亏齿。先达……戏之曰:‘君口中何为开狗窦?’张应声答曰:‘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。’” |
耻与哙伍 | 《史记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初,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,日夜怨望。有一次,他顺便去看望樊哙,樊哙跪拜送迎。出来后,韩信笑着说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 |
正儿八经 | 徐怀中《我们播种爱情》第一章:“我才当了四年骑兵,正儿八经地参加战斗也才十四五次。” |
耕当问奴 | 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 |
洗雪逋负 | 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“洗雪百年之逋负,以慰忠将之亡魂。” |
从流忘反 | 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九回:“一记得了,久而久之,不论尊卑长幼,远近亲疏,一股脑子,把称谓搁起来,都叫别号,尤其怪。照这样从流忘反,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,只怕就会有‘甲斋父亲’‘乙亭儿子’的通称了。” |
妙言要道 | 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八篇:“宫室之疾,食色之害,宜听妙言要道,以疏神导体。” |
缩手旁观 | 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双陆和坐客韵》:“少年握槊,气凭陵,酒圣诗豪余事,缩手旁观初未识,两两三三而已。” |
猿臂之势 | 《新唐书·李光弼传》:“不如移军河阳,北阻泽、潞,胜则出,败则守,表里相应,贼不得西,此猿臂势也。” |
深文傅会 | 《明史·仁宗纪》:“吏或深文傅会,以致冤滥。” |
寸长片善 | 宋 欧阳修《乞补馆职札子》:“稍有寸长片善为人所称者,皆已擢用之矣。” |
剥肤及髓 | 《新唐书 独孤及传》:“拥兵者第馆豆街陌,奴婢厌酒肉,而贫人羸饿就役,剥肤及髓。” |
微察秋毫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夫照镜子见眸子,微察秋毫,明照晦冥。” |
良时吉日 |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八回:“新道台择了接印日期,颁了红谕出去,到了良时吉日,便具了朝衣朝冠,到衙门接印。” |
誓山盟海 |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四块玉·女相私>》:“顿忘了誓山盟海,顿忘了音书不寄来。” |
敲山振虎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,怎的是个了当?” |
烟火邻居 | |
伺瑕导隙 | 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日本必欲取之者,非报德也,非助英也,盖欲伺瑕导隙,借以问鼎神州。” |
百败不折 | 宋·陈亮《上孝宗皇帝第二书》:“百败而不折者,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