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书白马的成语故事

拼音dān shū bái mǎ
基本解释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,宰白马歃其血,以示坚守誓约,后人称为“丹书白马”。
出处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申以丹书之信,重以白马之盟。”颜师古注:“白马之盟,谓刑白马歃其血以为盟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丹书白马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丹书白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尊王攘夷 | 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变古时代》:“但尊王攘夷,虽春秋大义,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,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。” |
顺藤摸瓜 | 《人民日报》1982.6.30:“由此顺藤摸瓜,很快破获了这起盗窃案。” |
从恶是崩 | 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谚曰:‘从善如登,从恶是崩。’” |
齿亡舌存 | 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也,岂非以其刚耶?” |
渺无音讯 | 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 新任务》:“太阳下了山,同志们打起灯笼火把,披开一丛丛的荒草搜寻,炮弹还是渺无音讯。” |
座上宾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8回:“出门方欲图生计,入室何来座上宾?” |
心无二用 | 北齐 刘昼《新论 专学》:“使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,令一时具成,虽执规矩之心,回剟劂之手,而不能成者,由心不两用,则手不并运也。” |
堆案盈几 | 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素不便书,又不喜作书,而人间多事,堆案盈机;不相酬答,则犯教伤义,欲自勉强,则不能久。” |
爬山越岭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4回:“吓得邓艾弃甲丢盔,撇了坐下马,杂在步军之中,爬山越岭而逃。” |
隔年皇历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0回:“隔年的皇历,好一本子冷帐,闲着手要捉虱子,没工夫去揭他了。” |
含含糊糊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5回:“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,不知是什么意思。” |
弄瓦之庆 | 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,载衣之裼,载弄之瓦。” |
不知痛痒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2卷:“同父意见亦同,常言道:‘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,说正心诚意的,多是一班害了风痹病,不知痛痒之人。’” |
颊上添毫 | 《晋书 顾恺之传》:“尝图裴楷橡,颊上夹三毛,观者觉神明殊胜。” |
阿意苟合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》:“阿意苟合,以说其上。” |
捉贼要赃,捉奸要双 | 赵树理《小二黑结婚》:“村长!捉贼要赃,捉奸要双,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。” |
簠簋不饬 | 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,不谓不廉,曰:‘簠簋不饬’。” |
政以贿成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年》:“今自王叔之相也,政以贿成,而刑放于宠。” |
市道之交 | |
故人之情 | 唐·李白《送友人》: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” |
摧山搅海 | 明·无名氏《齐天大圣》第二折:“到来日战鼓连天,喊声振地,猛烈神摧山搅海,连珠炮有似轰雷。” |
厚禄高官 | 《荀子 议兵》:“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,荣孰大焉。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下之不能积日累劳,取尊官厚禄,以为宗族交游光宠。” |
换骨脱胎 | 金 侯善渊《杨柳枝 丱岁飘蓬住远山》词:“换骨脱胎归旧路,返童颜。” |
捉奸要双,抓贼要赃 | 刘流《烈火金钢》第26回:“你别着急啊,捉奸要双,抓贼要赃,慢慢地来,等抓住他的证据再说。” |
知以藏往 | 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