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道好古的成语故事


乐道好古

拼音lè dào hǎo gǔ

基本解释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

出处《孔丛子·公仪》:“鲁人有公仪体者,砥节厉行,乐道好古,恬于荣利,不事诸侯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乐道好古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乐道好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声气相通
无边无际 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66回:“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,原来是太湖边上。”
明鉴万里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9回:“谭道台昨夜筹画,果然明鉴万里。”
黯然失色 清 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顿使《会真》、《长恨》等篇黯然失色。”
鸣鹤之应 《易·中孚》:“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。”王弼注:“立诚笃至,虽在闇昧,物亦应焉。”孔颖达疏:“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,则声闻于外,为同类之所应焉。”
博学多才 《晋书 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瑰伟倜党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骚人逸客 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湖山幽境,风月遨游,实骚人逸客之常情。”
名闻遐迩 《魏书 崔浩传》:“奚斤辨捷智谋,名闻遐迩。”
居不重席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元年》:“昔阖庐食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坛。”
气壮胆粗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6回:“她的那点聪明根本不在何玉凤之下,况又受了公婆的许多锦囊妙计,此时转比何玉凤来的气壮胆粗。”
有来有往 陶行知《怎样做小先生》十一:“你既虚心的请教他,他也会虚心的请教你。最好的教育是有来有往。”
踢天弄井 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二折:“你道有左慈术踢天弄井,项羽力拔山也那举鼎。”
寂然无声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1卷:“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,收了这残盘剩饭,必然聚吃一番,不然,也要收拾家火,为何寂然无声?”
乘轻驱肥 《晋书·傅咸传》:“古者大夫乃不徒行,今之贱隶乘轻驱肥。”
濮上桑间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九回:“岂不闻瓜田李下,君子不居,濮上桑间,诗人所刺!”
杜绝后患 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四十回:“那安放白玉炉的山峰崩将下来,恰好堵了洞门。雾幙白玉炉仍收回天上,从此白云洞再无人到。此是玉帝杜绝后患之意。”
物殷俗阜 唐·郑启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天下大治,河清海晏,物殷俗阜。”
罪恶昭著 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土豪劣绅中罪恶昭著的,农民不是要驱逐,而是要捉他们,或杀他们。”
真伪莫辨 《隋书·经籍志》:“战国纵横,真伪莫辨,诸子之言,纷然淆乱。”
蹑景追飞 三国·魏·阮籍《赠秀才入军》:“风驰电逝,蹑景追飞。”
社稷之器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又称蒋琬》:“蒋琬,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”
莺闺燕阁 明·杨慎《塞垣鹧鸪词》:“莺闺燕阁年三五,马邑龙堆路十千。”
深扃固钥 明·唐顺之《永州祭柳子厚文》:“窃惟山川之与人文,同于擅天地之灵秘,顾若有神物爱惜乎其间,深扃固钥而不轻以示。”
汤饼之会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三朝洗儿,曰汤饼之会;周岁试周,曰睟盘之期。”
丢眉弄色 元·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二折:“我才说道恕生面少拜识,他做多少丢眉弄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