灭顶之灾的成语故事

拼音miè dǐng zhī zāi
基本解释灭:淹灭;顶:头顶。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。比喻致命的、毁灭性的灾难。
出处《周易 大过》:“过渉灭顶,凶,无咎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灭顶之灾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灭顶之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经邦论道 | 《隋书 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 |
入骨相思 | 五代 温庭筠《新添声杨柳枝 二》词:“井底点灯深烛伊,共郎长行莫围棋。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?” |
心满意足 | 宋 刘克庄《答欧阳秘书书》:“精义多先儒所未讲,陈言无一字之相袭,虽累数千言,而义理一脉,首尾贯属,读之使人心满意足。” |
独守空房 | 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荡子行不归,空床难独守。” |
苏武牧羊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8回:“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,画了又要我题。” |
以人为镜 | 先秦 墨翟《墨子 非攻中》:“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。镜于水,见面之容;镜于人,则知吉与凶。” |
荫子封妻 | 明 汤显祖《邯郸记 东巡》:“我暂把洛阳绕一遭,专等你捷音来报。那时节呵重叠的荫子封妻恩不小。” |
寓言十九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 |
鲸吞蚕食 | 清 王韬《英宜保土》:“若土耳机三土一旦为俄所鲸吞蚕食,则地兼三海,拓疆万里。” |
硬语盘空 | 唐·韩愈《荐士》诗:“横空盘硬语,妥贴力排奡。” |
贼臣逆子 | 《敦煌变文·降魔变文》:“贼臣逆子设阴谋,虑恐国破人消灭。” |
日诵五车 | 宋·朱熹《答陈师德书》:“不然,则虽广求博取,日诵五车,亦奚益于学哉?” |
触机便发 | 《旧唐书·韦思谦传》:“吾狂鄙之性,假以雄权,触机便发,固宜为身灾也。” |
泛泛之交 |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三十八卷:“朋友交游,固有深浅,若泛然之交,一一要周旋,也不可。” |
待机再举 | 穆欣《南线巡回·粤桂大围歼战》:“他曾妄想……保住残部待机再举。” |
还年驻色 | 南朝·梁·刘孝标《山栖志》:“金盐重于素壁,玉豉贵于明珠,可以养性销痾,还年驻色。” |
洞心骇目 | 宋·杨万里《答周监丞》:“‘濯龙’二大字,洞心骇目,得未曾有。” |
尊酒论文 | 明·无名氏《渭塘奇遇》第一折:“每常四方贤客,有往来者,我常会于宅第,尊酒论文。” |
贱敛贵出 | 唐 韩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王始政于温,终政于襄,恒平物估,贼敛贵出。” |
尺璧寸阴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故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,时间得而易失也。” |
龙姿凤采 |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15回:“陶安见太祖龙姿凤采,也自羡得所主。” |
乖气致戾,和气致祥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想到这里,就令人不能不信‘乖气致戾,和气致祥’这句话了。” |
众楚群咻 | 语出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一齐人傅之,众楚人咻之,虽日挞而求其齐也,不可得矣。” |
洗兵牧马 |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后汉高祖乾佑元年》:“吾洗兵牧马,坐食转输,温饱有余。” |
有功之臣 |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,纳谏容流,而保护有功之臣。是一举两得之意,愿陛下准臣施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