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时救弊的成语故事


医时救弊

拼音yī shí jiù bì

基本解释匡正时政的弊病。

出处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六:“及唐元宗时,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,可以坐销患害,立致升平,惟虑至尊,未能留意。医时救弊 ,无出于斯!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医时救弊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医时救弊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以毒攻毒 宋 罗泌《路史 有巢氏》:“而劫痼改积,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,有至仁焉。”
破釜沉舟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项羽乃悉引兵渡河,皆沉船,破釜甑,烧庐舍,持三日粮,以示士卒必死,无一还心。”
偷合苟容 先秦 荀况《荀子 臣道》:“不恤君之荣辱,不恤国之臧否,偷合敬容,以持禄养交而已耳,谓之国贼。”
击节称赏 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巴姬弹弦,汉女击节。”
另楚寒巫 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 偕计》:“孤帷冷簟,难辞白发于北堂;另楚寒巫,更撇红颜于别闼。”
铜心铁胆 明·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二折:“秀才每自古眼睛馋,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。”
国破家亡 晋 刘琨《答卢谌书》:“国破家亡,亲友雕残。”
甘之若素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八十九回:“少奶奶却从来没过半句怨言,甘之若素。”
全智全能 毛泽东《党内团结的辨证方法》:“我看要是自称全智全能,像上帝一样,那种思想是不妥当的。”
劈头劈脑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6回:“杨志拿着藤条,劈头劈脑打去,打得这个起来,那个睡倒,杨志无可奈何。”
奇离古怪
温文儒雅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为首的是个半老的儒者气象……次后便是一个温文儒雅的白面书生。”
铁饭碗 茅盾《如是我见我闻》:“饭碗是铁饭碗,职务亦不辛苦,但吃亏的是油水全无。”
光说不练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章:“那是天桥的把戏,光说不练。”
富堪敌国 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三回:“若库书吏役,反得富堪敌国,坐拥膏腴。”
权倾中外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2回:“视秦王之丧,愈加众盛,正是‘权倾中外,威振诸侯’。”
一雕双兔 唐李林甫、张九龄、裴耀卿并为相,李抑扬张、裴自得,张裴二人罄折卑逊,时人窃言“一雕挟两兔”。见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卷下及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。
雍容文雅 唐·张说《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》:“相门华列,儒庭善训,雍容文雅,当代知名。”
破琴示绝
汰劣留良 孙中山《致蒋介石书》:“若能汰劣留良,得一万则可给与一万,得二万亦可给与二万。”
邀名射利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32卷:“世人不终耆寿,咸多夭殁者,皆由不自爱惜,忿争尽意,邀名射利,聚毒攻神,内伤骨体,外乏筋肉。”
永生永世 曹禺《人的悲剧》:“我现在就给你命名——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!”
詟谀立懦 宋·岳珂《桯史·陈了翁始末》:“前书《尊尧集表》,盖与此互见始末,詟谀立懦,不厌屡书也。”
深仇重怨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阿金》:“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。”
握发吐餐 南朝·宋·何承天《宋鼓吹饶歌·思悲公篇》:“万国康,犹弗已。握发吐餐,下群士。惟我君,继殷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