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涎三尺的成语故事


垂涎三尺

拼音chuí xián sān chǐ

基本解释垂:东西的一头向下;涎:口水。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。原形容嘴馋到极点。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;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。

出处唐 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垂涎三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垂涎三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清清楚楚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:“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,弱不胜衣,故憨憨的只管贪看。”
将门虎子 三月夫《吴三贵·异象少年》:“将门虎子!这孩子面相极佳,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!”
匠遇作家 元·无名氏《定时捉将》:“今日棋逢对手,匠遇作家也,你是好武艺为魁,我和你再战几百合。”
止渴望梅 清·孙雨林《皖江血·拒敌》:“止渴望梅,究有何益,此诚吾党大不幸了!”
敝鼓丧豚 先秦 荀况《荀子 解蔽》:“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,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,而未有俞疾之福也。”
生不如死 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十回:“奈因阳世三间,没有我脚踏之地,是生不如死!”
左右摇摆 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三卷《附录: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:“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、好走极端、华而不实、投机取巧……”
江东父老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’”
变幻无穷 鲁迅《书信集 致杨霁云》:“但是‘作家’之变幻无穷,一面固觉是文坛之不幸,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。”
乌鹊通巢 《隋书·郭隽传》:“家门雍睦,七叶共居,犬豕同乳,乌鹊通巢,时人以为义感之应。”
孤陋寡闻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学记》: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”
六臂三头 明 孟称舜《死里逃生》第一折:“便六臂三头待怎么,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。”
青蝇吊客 《三国志·吴书·虞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虞翻别传》:“自恨疏节,骨体不媚,犯上获罪,当长没海隅。生无可与语,死以青蝇为吊客。”
黑白混淆 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白黑溷淆,清浊同源。”
新学小生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禹传》:“新学小生,乱道误人,宜无信用,以经术断之。”
守正不回 《周书·王罴传》:“罴轻侮权势,守正不回,皆此英也。”
左萦右拂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楚世家》:“若夫泗上十二诸侯,左萦而右拂之,可一旦而尽也。”
胜不骄,败不馁 先秦 商鞅《商君书 战法》:“王者之兵,胜而不骄,败而不怨。”
身单力薄 柯云路《衰与荣》:“嗳,年轻人,你们怎幺瞎挤?夏平站在后面护他,身单力薄,也护不住。”
龙跳虎卧 南朝 梁 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萧思话书走墨连绵,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,虎卧凤阁。”
白鹤晾翅
指画口授 清·查继佐《罪惟录·徐光启传》:“盖四十年耳治目营,指画口授惟此,他无及也。”
甘言厚币 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不顾社稷之安危,惟恐私门之不植。甘言厚币,规灭忠梗。”
余音缭绕
风飞云会 元·揭傒斯《与尚书右丞相书》:“一旦风飞云会,加之百官之上,立于庙堂之内,以数尺之身,任天下之责,方寸之心,关天下之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