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手投足的成语故事

拼音jǔ shǒu tóu zú
基本解释投足:踏脚。一抬手一踏脚。形容轻而易举;毫不费力。
出处唐 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 “如有力者,哀其穷而运转之,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举手投足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举手投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得意忘形 | 《晋书 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,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 |
自始至终 | 《宋书 谢灵运传》:“以晋氏一代,自始至终,竟无一家之史,令灵运撰《晋书》,粗立条流,书竟不就。” |
痴人说梦 | 宋 无名氏《爱日斋丛钞》第三卷:“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?” |
当面错过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洪太尉道:‘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,当面错过!’”明 洪应明《菜根谭 闲适》:“一起便觉,一觉便转,此是转祸为福、起死回生的关头,切莫当面错过。” |
没齿无怨 |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夺伯氏骈邑三百,饭疏食,没齿无怨言。” |
滴水穿石 |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 一钱斩吏》:“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 |
心焦如焚 | 叶圣陶《线下·游泳》:“田先生本已心焦如焚,听见了这些话,也不问是谁,严正地呵斥道:‘人家危险的时候,你们还说这样的冷话!’” |
连畴接陇 |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》:“莺粟花连畴接陇于黛柳镜波之间,景趣殊胜。” |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 |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第64章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 |
有财有势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比如一边有财有势,那趋财慕势的多只向一边去。” |
廉而不刿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聘义》:“廉而不刿,义也。” |
兄友弟恭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使布立教于四方,父义母慈,兄友弟恭,子孝,内平外成。” |
揪辫子 | 王朔《谁比谁傻多少》:“不管大家说什么,再不堪入耳,再反动再下流,一不打棍子二不揪辫子三不记黑帐。” |
绿林豪杰 | 清 李渔《玉搔头 逼氛》:“有谁人道我的不是,又喜得有两个绿林豪杰率众来归,要助我力图大事。” |
笔下生花 | 《花城》1980年第7期:“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,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。” |
除残祛暴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专一除残祛暴,济困扶危。” |
三饥两饱 | 宋·释惠洪《冷斋夜话·野夫长短句》:“跛子一生别无路,展手教,化三饥两饱。回视云汉,聊以自诳元神。” |
审曲面埶 | |
心膂股肱 | 《尚书·君牙》:“今命尔予翼,作股肱心膂。” |
低唱浅斟 | 宋 无名氏《湘湖近事》:“陶谷学士,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……,妓曰:'彼粗人也,安有此景,但能销金暖帐下,浅斟低唱,饮羊羔美酒耳。'谷愧其言。 |
出榜安民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:“收军进高唐州城内,先传下将令,休得伤害百姓。一面出榜安民,秋毫无犯。” |
洗耳拱听 | 元·宫天挺《范张鸡黍》第一折:“哥哥才学,与在下不同,有什么名人名书,前皇后代,哥哥讲说些儿,小官洗耳拱听。” |
名声过实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豨传赞》:“及为将军守边,招致宾客而下士,名声过实。” |
磨杵作针 |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颐养·止忧》:“人非铁石,奚堪磨杵作针;寿岂泥沙,不禁委尘入土。” |
予夺生杀 | 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天地阴阳》:“为人主者,予夺生杀,各当其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