酌水知源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uó shuǐ zhī yuán
基本解释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。比喻不忘本。
出处明·张居正《答上师相徐存斋书》之二六:“谬膺重任,得免愆尤,实老师教庇所及,酌水知源,敢忘衔结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酌水知源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酌水知源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少年老成 | 汉 赵岐《三辅决录 韦康》:“韦元将年十五,身长八尺五寸,为郡主簿。杨彪称曰:‘韦主簿年虽少,有老成之风,昂昂千里之驹。’” |
道不同不相为谋 | 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” |
偏乡僻壤 | 孙中山《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》:“兹查通都大邑,剪辫者已多,至偏乡僻壤,留辫者尚复不少。” |
眉花眼笑 |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回:“孙悟空在旁闻讲,喜得他抓耳挠腮,眉花眼笑。” |
际会风云 | 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赵莹传论》:“赵莹际会风云,优游藩辅。” |
眼观鼻,鼻观心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:“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,眼观鼻,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。” |
旁观袖手 | 宋·陆游《福州清仁王坚老疏》:“勇退激流,虽具衲子参寻之眼;旁观袖手,要非邦人向慕之诚。” |
话中带刺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5回:“因此待亲家母面上冷落,话中带刺。” |
束贝含犀 | 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赠妓素兰》套曲:“染一枝春色淡,攒两叶翠痕低,束贝含犀,另一种风流意。” |
蜂拥而起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赞》:“陈涉首难,豪杰蜂起。” |
积水成渊 | 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” |
火上浇油 | 元 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你只该劝你那丈夫便好,你倒走将来火上浇油。” |
耳热眼花 | 南朝 梁 简文帝《筝赋》:“耳热眼花之娱,千金万年之寿。” |
心粗胆大 | 元·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四折:“这厮便倚强凌弱,心粗胆大,怎敢来俺庄上。不由的忿气夯胸膛。” |
躬蹈矢石 | 三国·魏·曹操《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》:“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,躬蹈矢石,年征辄克。” |
络驿不绝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,无所归,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。” |
旬输月送 | 《旧唐书·杨炎传》:“百姓受命而供之,沥膏血,鬻亲爱,旬输月送无休息。” |
冯生弹铗 | 参见“冯驩弹铗”。 |
苦心竭力 | 汉·贾谊《新书·权重》:“夫秦日夜深惟,苦心竭力,以除六国之忧。” |
引商刻角 | 西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一》:“引商刻角,杂以流徵。” |
瞻天恋阙 | 清·洪楝园《警黄钟》第五出:“臣无任瞻天恋阙,激切屏营之至。” |
问鼎轻重 | 《左传 宣公三年》:“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?” |
走花溜水 |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4回:“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,走花溜水的胡缠。” |
呼群结党 | 清·黄钧宰《金壶浪墨·疲兵》:“夏初,楚兵昼夺十三行,背负肩担而去,呼群结党,散赴各乡,累日不归,不知所事。” |
衣不兼采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游侠传·朱家》:“家亡余财,衣不兼采,食不重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