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危济急的成语故事


扶危济急

拼音fú wēi jì jí

基本解释犹扶危济困。

出处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鎌田诚一墓记》:“君以一九三○年三月至沪……中遭艰巨,笃行靡改,扶危济急,公私两全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扶危济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扶危济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见景生情 元 宫天挺《七里滩》第四折:“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,不由我见景生情,睹物伤怀。”
若敖鬼馁 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若敖氏之鬼,不其馁尔?”
怒臂当车 明·许三阶《节侠记·侠晤》:“小生怒臂当车,自取戮辱,惭愧惭愧!”
入宝山而空回 《先拨志始》卷下:“在婿固不敢厚望,入宝山而空回,想岳亦不能忘情也。”
钻头觅缝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8回:“秦福到了武城,钻头觅缝的打听。”
接耳交头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2回:“便是那些服侍的,无不一个个接耳交头,颂扬赞赏。”
一十八层地狱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判官道:‘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。’”
兄弟参商 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面有逸景之速,别有参商之阔。”
收之桑榆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黾池,可谓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
金貂换酒 《晋书 阮孚传》:“迁黄门侍郎、散骑常侍。尝以金貂换酒,复为所司弹劾,帝宥之。”
激忿填膺 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:“顾其母激忿填膺,寸晷是学,不迨于至,以超圣人之域,焕乎贤者之业。”
毕恭毕敬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五:“军长为李玉堂,一山东大汉,抵军部时,在门外相迎,毕恭毕敬。”
蝉喘雷干 前蜀 贯休《苦热寄赤松道者》:“蝉喘雷干冰井融,些子清风有何益。”
骈首就戮 明·徐复祚《投梭记·哭友》:“可怜周戴二兄,不听吾言,果然骈首就戮。”
逞性妄为 鲁迅《纪念刘和珍君》:“杨荫榆发表过一个‘须知学校犹家庭’的怪论。意思是说,学校好比封建大家庭,校长就是家长,有权逞性妄为。”
自甘堕落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2回:“你前程有在,但须澄心猛省,不可自甘堕落。”
迎刃而理 清 周在浚《行述》:“潍,剧邑也,事繁丛弊,先大夫以书生受事,迎刃而理。”
穷儿暴富 宋·苏轼《答程父推官书》:“儿子比抄得《唐书》一部,又借得《前汉》欲抄。若了此二书,便是穷儿暴富也。”
半身不摄 《魏书·孟鸾传》:“素被病,面常黯黑,于九殿下暴疾,半身不摄,扶载归家,其夜亡。”
膏梁子弟 唐 颜师古《<急就篇注>叙》:“若夫缙绅秀彦、膏粱子弟,谓之鄙俚,耻于窥涉,遂使博闻之说,废而弗明。”
贪心妄想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升仙记·设计害愈>》:“我看你人生在世不久长,贪心妄想何时用。”
进退中度 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客有见田骈者,被服中法,进退中度,趋翔闲雅,辞令逊敏。”
明修暗度 清·赵翼《行围即景·相扑》:“伺隙忽为叠陈冲,捣虚又遏夹寨固。明修暗度诡道攻,声东击西多方误。”
原隰衍沃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。”
跅驰之士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泛驾之马,跅驰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