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家截道的成语故事

拼音dǎ jiā jié dào
基本解释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。
出处元·关汉卿《四春园》第二折:“一生杀人放火,打家截道,偷东摸西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打家截道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打家截道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执鞭随蹬 |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富而可求也,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” |
揣奸把猾 | 元·无名氏《十样锦》第二折:“因某生前揣奸把猾,死后永做饿鬼。” |
奉道斋僧 | 明·无名氏《锁白猿》第三折:“我也曾奉道斋僧,敬老怜贫,念寡恤孤。” |
笑骂从汝 | 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” |
予齿去角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天亦有所分予,予之齿者去其角,傅其翼者两其足,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……夫已受大,又取小,天不能足,而况人乎!”颜师古注:“谓牛无上齿则有角,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。” |
及锋而试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。日夜企而望归,及其锋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 |
载笑载言 | 汉·杨修《节游赋》:“于是迂回详观,目周一倦,御于方舟,载笑载言。” |
赤心报国 | 《资治通鉴·陈纪文帝天嘉元年》:“堷大言曰:‘诸王反逆,欲杀忠良邪!尊天子,削诸侯,赤心报国,何罪之有!’” |
景星庆云 | 明 方孝孺《御书赞》:“惟天不言,以象示人,锡羡垂光,景星庆云。” |
辞穷理极 | 宋·王安石《辞同修起居注状》:“诚愿陛下日月之明,察臣之请,辞穷理极,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。” |
真金不怕火 | 高晓声《大好人江坤大》:“姓刘的说要调查,你就陪他去,真金不怕火,查好了!” |
进荣退辱 | 唐·刘知畿《思慎赋》:“赋形天地,受气阴阳,生乐死哀,进荣退辱。” |
以辞害意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 “说《诗》者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” |
损己利人 | 明·李贽《与庄纯夫书》:“孝友忠信,损己利人,胜似今世称学道者。” |
粉饰太平 | 宋 蔡絛《车铁围山丛谈》:“当是时,方粉饰太平,务复古礼制。” |
越瘦吴肥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0回:“图求谋,多只为一身之计;纵奸贪,那里管越瘦吴肥。” |
乍往乍来 |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三:“最是那不大段计利害、乍往乍来底念虑,相续不断,难为驱除。” |
等而上之 | 宋·朱燮《絜斋集·高鞅论》:“古者五家置一比长,等而上之,为闾,为旅,为党,皆置官焉。” |
沐浴膏泽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乐书》:“佚能思初,安能惟始,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,非大德谁能如斯。” |
鸿毛泰岱 | 郭沫若《战声集·〈归国杂吟〉之三》:“四十六年余一死,鸿毛泰岱早安排。” |
悉心竭力 | 宋·司马光《应诏言朝廷阙失》:“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,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。” |
入理切情 | 清·恽敬《与秦省吾》:“侯君妙才,同携游屐,是以逸情远兴,苍莽而来,而入理切情之言,反不能畅也。” |
椎天抢地 | 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二折:“好教我负屈衔冤无申诉,只有个椎天抢地号咷哭。” |
顺天者逸,逆天者劳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7回:“岂不闻‘顺天者逸,逆天者劳’,‘数之所在,理不得而夺之;命之所在,人不得而强之’乎?” |
龙神马壮 | 欧阳山《苦斗》四六:“那时候,一个个青年人都是龙神马壮,气吞牛斗,争论起世界国家大事来,都是口若悬河,当当不断,慷慨激昂,谁也不让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