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圣弃知的成语故事

拼音jué shèng qì zhī
基本解释绝:断绝;圣:智慧;弃:舍去,抛开;知:通“智”,智慧。指摒弃聪明智巧,回归天真纯朴。
出处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胠箧》:“故绝圣弃知,大盗乃止,擿玉毁珠,小盗不起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绝圣弃知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绝圣弃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言简意赅 | 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上卷:“言简理尽,遂成王言。” |
有利有弊 | 陆文夫《被女性化的苏州人》:“世间事总是有长有短,有利有弊。” |
精益求精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学而》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”宋 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复磋之;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复磨之,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” |
系马埋轮 | 语出《孙子 九地》:“是故方马埋轮,未足恃也。”曹操注:“方,缚马也;埋轮,示不动也。” |
富贵逼人来 | 《北史 杨素传》:“常令为诏,下笔立成,词义兼美。帝嘉之,谓曰:‘善相自勉,勿忧不富贵。’素应声曰:‘臣但恐富贵来逼臣,臣无心图富贵。’” |
可丁可卯 | |
开云见日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衔命来征,宣扬朝恩,示以和睦,旷若开云见日,何喜如之!” |
规矩绳墨 | 《管子 七臣七主》:“法律政令者,吏民规矩绳墨。” |
蝉蜕蛇解 |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若此人者,抱素守精,蝉蜕蛇解,游于太清,轻举独往。” |
蜂起云涌 | 鲁迅《二心集 我们要批评家》:“然而,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,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。” |
任所欲为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又多是土棍青皮,平时鱼肉乡愚,无恶不作,到这时候有了护符,更是任所欲为的了。” |
丈夫双泪不轻弹 | 元·李洞《双调夜行船·送友归吴》:“丈夫双泪不轻弹,都付酒杯间。” |
奇耻大辱 | 清 程道一《鸦片之战演义》:“回忆当年的议和,不止丧权失利,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。” |
缺衣少食 | 明李贽《焚书 复李渐老书》:“即此衣食之赐,既深以为喜,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。” |
巢居穴处 | 北魏 卢元明《剧鼠赋》:“跖实排虚,巢居穴处,惟饮噬于山泽。” |
火山汤海 | 《晋书·张骏传》:“虽有火山汤海,无所辞难,岂寒暑之足避哉!” |
一心同归 | 《淮南子 泰族训》:“上唱而民和,上动而下随,四海之内,一心同归。” |
丢车保帅 | 柳建伟《英雄时代》第12章:“危难之时,丢卒保车,丢车保帅。” |
四战之地 | 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赵,四战之地也,其民习兵,伐之不可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颖川,四战之地也,天下有变,常为兵冲。” |
缘情体物 | 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诗缘情而绮靡,赋体物而浏亮。” |
息军养士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6回:“按甲寝兵,息军养士,待时而动。” |
掩耳盗锺 | |
蠹政害民 | 《周书 晋荡公护传》:“凡所委任,皆非其人,兼诸子贪残,僚属纵逸,恃护威势,莫不蠹政害民。” |
痛心切骨 | 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白萍》:“子负心太甚,即王魁、李益,有不逮焉……思之痛心切骨,街非一朝一夕矣。” |
消磨岁月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4回:“再说那舅太太只和姑娘这等消磨岁月,转瞬之间,早度过残岁,又到新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