凭险作守的成语故事

拼音píng xiǎn zuò shǒu
基本解释凭:靠着。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。
出处《南史·梁武帝纪·封梁公策》:“凭险作守,兵食兼资,风激电骇,莫不震叠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凭险作守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凭险作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枯树开花 |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》:“起烟于寒灰之上,生华于已枯之木。” |
照本宣科 | 元 关汉卿《西蜀梦》:“也不用僧人持咒,道士宣科。” |
曲高和寡 | 战国 楚 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引商刻羽,杂以流徵,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。是其曲弥高,其和弥寡。” |
君臣佐使 | 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,主养命;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,主养性;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,主治病;用药须合君臣佐使。” |
蒲鞭示辱 | 《快心编》第十回:“我若将此重棒责之,岂不是伤其肌肤,而使彼贻忧日后耶!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。” |
血债要用血来还 | 曲波《桥隆飙》:“同志们,走!血债要用血来还,欠一分也不成!” |
藏之名山 | 三国 魏 鱼豢《魏略》:“虽未能藏之名山,将以传之同好。” |
天塌地陷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我有了这件东西,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,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,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。” |
巧言如簧 | 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 |
一定之规 | 郭小川《新路歌》:“历史的发展,有它新陈代谢的一定之规。” |
饱暖生淫欲 | 明 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三折:“[正旦唱]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……[正旦唱]便休想似水如鱼。” |
媒妁之言 | 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不待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钻穴隙相窥,踰墙相从,则父母国人皆贱之。” |
与时推移 | 唐 李白《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》:“吾不凝滞于物,与时推移。” |
焚琴煮鹤 | 宋 洪适《满江红》词:“吹竹弹丝谁不爱,焚琴煮鹤人何肯?” |
寝皮食肉 |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譬于禽兽,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。” |
桃李春风 | 宋·杨万里《送刘童子》诗:“长成来奏三千牍,桃李春风冠集英。” |
严气正性 | 《后汉书·孔融传论》:“夫严气正性,覆折而已。” |
屏气不息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屏气似不息者。” |
云愁海思 | 唐·李白《飞龙引》之一:“骑龙飞上太清家,云愁海思令人嗟。” |
枕石漱流 | 三国 魏 曹操《秋胡行》:“遨游八极,枕石漱流饮泉。” |
櫜甲束兵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秦师轻而无礼”唐·孔颍达疏:“《吕氏春秋》说此事云:‘师行过周,王孙满曰:过天子之城,宜櫜甲束兵,左右皆下。’” |
欺瞒夹帐 |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4回:“这是众人的事,万一有甚差池,他众人们只说我里头有什么欺瞒夹帐的勾当。” |
一痴一醒 |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纪策考》:“其为结僮之时,一痴一醒,时人尽以为狂。” |
进退消息 |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叙:“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,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。” |
艴然大怒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荆公看罢,艴然大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