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武扬威的成语故事

拼音fèn wǔ yáng wēi
基本解释振奋勇气,施展威风。
出处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○回:“[姜维]奋武扬威,杀入魏军之中,左冲右突,魏兵大乱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奋武扬威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奋武扬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债多不愁 |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15回:“但管目前,随他如何进行,总教借款有着,便好偷安旦夕,得过且过,债多不愁。” |
妻梅子鹤 | 清·徐釚《词苑丛谈》卷三:“林处士妻梅子鹤,可称千古高风矣。” |
竖起脊梁 | 宋·陈亮《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》:“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,然正大之体,挺特之气,竖起脊梁,当时轻重有无,独于门下归心而已。” |
不可开交 |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4回:“吴赞善听到这里,便气的不可开交。” |
兴高彩烈 | 鲁迅《准风月谈·华德焚书异同论》:“这里的黄脸干儿们,也听得兴高彩烈。” |
料敌如神 | 《旧唐书 郭子仪传》:“故太尉、兼中书令、上柱国、汾阳郡王、尚父子仪,天降人杰,生知王佐,训师如子,料敌如神。” |
无边无涯 |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三章:“是收工回家的时候了,妇女们的无边无涯的‘闲条’这会儿自然收了场。” |
蝮蛇螫手,壮士解腕 |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》:“蝮蛇螫手,壮士解腕。割指亦是其类,乃吉祥也。” |
碰一鼻子灰 | 邓小平《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》:“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,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,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。” |
语妙天下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捐之传》:“君房下笔,言语妙天下。” |
花不迷人人自迷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酒不醉人人自醉,花不迷人人自迷。直饶今日能知悔,何不当初莫去为?” |
独步天下 |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》:“我若仲尼长东鲁,大禹出西羌,独步天下,谁与为偶!” |
一往情深 |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任诞》:“桓子野每闻清歌。辄唤奈何!谢公闻之曰:'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。'” |
目不交睫 | 汉 荀悦《汉纪 文帝纪上》:“陛下在代时,太后尝病三年,陛下目不交睫,睡不解衣冠。” |
敝帚千金 | 汉 刘珍《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》:“城降,婴儿老母,口以万数,一旦放兵纵火,闻之可谓酸鼻。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禹宗室子孙,故尝更职,何忍行此!” |
投山窜海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:“若使事得其实,罪当其身,则将浴兰沐芳,自屏于烹鲜之地,惟君侯死生!不然,投山窜海,转死沟壑,岂能明目张胆,托书自陈耶?” |
鸡鸣犬吠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鸡鸣狗吠相闻,而达乎四境,而齐有其民矣。” |
眼开眉展 | 许钦文《鉴湖风景如画》:“坐在船上摇动着,也可以说‘五步一小变,十步一大变’的,却处处使人眼开眉展,爽神悦目。” |
翻箱倒箧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回:“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,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。” |
月晕主风 | 《田家五行·杂占论月》:“月晕主风,何方有阙,即此方风来。” |
避重逐轻 | 见“避重就轻”。 |
搔耳捶胸 | 《西湖佳话·三生石迹》:“心下十分悲咽,便搔耳捶胸,焦躁起来。” |
羽翼既成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4回:“备乃人杰也,今若不击,待其羽翼既成,急难图矣。” |
违利赴名 | 汉·王充《论衡·答佞》:“上世列传,弃宗养身,违利赴名,竹帛所载。” |
迫切陈词 | 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倘蒙采纳施行,抗战幸甚,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幸甚。迫切陈词,愿闻明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