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魂亡魄的成语故事


遗魂亡魄

拼音yí hún wáng pò

基本解释谓抛弃思虑,停止精神活动。

出处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大成若缺》:“遗魂亡魄,休精息神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遗魂亡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遗魂亡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疾裘妒枕
残民以逞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二年》:“《诗》所谓‘人之无良’者,其羊斟之谓乎!残民以逞。”
声罪致讨 《国语 晋语五》:“是故伐备钟鼓,声其罪也。”
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 李欣《潜移默化》:“移风易俗,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,必须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。”
及宾有鱼 《周易·姤》:“包有鱼,义不及宾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有他人之物,于义不可及宾也。”
怜新厌旧 明·高启《新弦曲》:“怜新厌旧妾恨深,为君试奏《白头吟》。”
螳臂当车 先秦 庄周《庄子 人间世》:“汝不知夫螳螂乎,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。”
死缠硬磨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要不然张彪怎么会死缠硬磨不肯放过她呢!”
忍饥挨饿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14回:“忍饥挨饿进庙杀僧,少水无茶开门揖盗。”
深切着明
波光鳞鳞
臧否人物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,每与之言,未尝臧否人物。”
狗咬狗 曹禺《自己费力找到真理》:“至于潘经理与李石清的狗咬狗,应该是比较好处理的戏,只要注意让他们‘咬’得很真实就行。”
兄弟阋于墙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
高人一着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6回:“这两人会托外国人递条子,他的见解已经高人一着。”
剥皮抽筋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2回:“梅山猴头,焉敢弄术!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!”
一命之荣 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礼部二·滁阳王奉祀官》:“后人不叨一命之荣。滁阳之祭,亦仅有司岁终一举而已。”
临危不惮 唐·司空图《华帅许国公德政碑》:“临危不惮,赴救远征。”
百下百全 汉 班固《汉书 冯奉世传》:“以将军材质之美,奋精兵,诛不轨,百下百全之道也。”
不知权变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世务》:“故虽有诚信之心,不知权变,危亡之道也。”
燕昭市骏 唐·高適《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》:“家僮愕视欲先鞭,枥马惊嘶还屡顾。始知物妙皆可怜,燕昭市骏岂徒然。”
嘴尖牙利
妒富愧贫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3回:“奈他们有年老的懒于热闹,有家内没有人,又有疾病淹留,要来竟不能来,有一等妒富愧贫不肯来的。”
扫除天下 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大丈夫处世,当扫除天下,安事一室乎?”
食不重味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