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垢寻疵的成语故事


索垢寻疵

拼音suǒ gòu xún cī

基本解释索:搜寻。垢:污垢,脏东西。疵:毛病。形容故意找毛病、挑剔。

出处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被咱家识破他行止,因此上索垢寻疵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索垢寻疵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索垢寻疵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清清楚楚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:“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,弱不胜衣,故憨憨的只管贪看。”
辞穷理尽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》:“僧问:‘辞穷理尽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不入理岂同尽。”
忘其所以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一来看见大郎殷勤,道是敬他人才,安然托大,忘其所以。”
恨相知晚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两人相引为重,其游如父子然,相得欢甚,无厌,恨相知晚也。”
百无一能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2回:“我自百无一能,虽有忠心,不能得进步。”
牢不可破 唐 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大官臆决唱声,万口和附,并为一谈,牢不可破。”
开心见肠 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三幕:“我们有什么话要说,可以舒舒展展地说,说得开心见肠一点。”
道长论短 丁玲《三日杂记》:“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一片,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,娃娃们跑来跑去,喊着妈,哄笑着,闹成一片。”
不学面墙 《尚书·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,莅事惟烦。”
逐影寻声 《明史·外戚传序》:“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,汰如寿宁兄弟,庸驽如郑国泰,已逐影寻声,抨击不遗余力。”
琼林玉树 唐 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但觉一室之中,若琼林玉树,互相照曜,转盼精彩射人。”
柔远怀来 唐·张九龄《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》:“柔远怀来,在卿良算。”
柳折花残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8回:“贼势猖獗不可敌,柳折花残血凝碧。”
一代风骚主 宋·阮阅《诗话总龟前集》第六卷:“当其为一代风骚主。”
人不自安 《魏书 慕容盛传》:“于是上下震局,人不自安,虽忠诚亲戚,亦佥怀离贰。”
熊罴叶梦 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维熊维罴,男子之祥。”
玉粒桂薪 宋·王禹偁《陈情表》:“望云就日,非无恋阙之心;玉粒桂薪,未有住京之计。”《宋史·外国传三·高丽》:“緼袍短褐,玉粒桂薪,堪忧食贫,若为卒岁。”
驴唇不对马口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94回:“稍一疏神,便说的驴唇不对马口,那还有什么趣味呢!”
颠头耸脑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四卷:“饭店中客人,个个颠头耸脑,看他说他,胡猜乱语。”
达诚申信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8回:“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,冰鲛之榖,沁芳之泉,枫露之茗:四者虽微,聊以达诚申信。”
精奇古怪 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硬拷》:“你精奇古怪虚头弄。”
水长船高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芭蕉清禅师法嗣·芭蕉继彻禅师》:“水长船高,泥多佛大。”
镂骨铭心 明 陆采《怀香记 夕阳亭议》:“真是镂骨铭心,没齿难泯。”
冰壶玉衡 唐·杜甫《寄裴施州诗》:“金钟大镛在东序,冰壶玉衡悬清秋。”
一字兼金 清·王士禛《香祖笔记》卷四:“苏、黄遗墨流传至今者,一字兼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