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道于盲的成语故事


求道于盲

拼音qiú dào yú máng

基本解释盲:盲人。向盲人问路。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。

出处唐 韩愈《答陈生书》:“足下求速化之术,不于其人,乃以访愈,是所谓借听于聋,求道于盲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求道于盲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求道于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缝衣浅带 先秦 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今子修文武之道,掌天下之辩,以教后世,缝衣浅带,矫言伪行,以迷惑天下之主。”
风驰电掣 《六韬 龙韬》:“奋威四人,主择材力,论兵革,风驰电掣,不知所由。”
珍楼宝屋 《渊鉴类函·佛寺三》:“唐高力于来廷坊建佛寺,珍楼宝屋,竭尽国资。”
擒奸讨暴 三国·魏·曹操《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》:“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。”
鹤亦败道 《冷斋夜话》:“渊材嗟咨曰:‘鹤亦败道!’”
鹰视狼顾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一回:“司马懿鹰视狼顾,不可付以兵权;久必为国家大祸。”
根深本固 《淮南子 泰族训》:“不大其栋,不能任重。重莫若国,栋莫若德。国主之有民也,犹城之有基,木之有根。根深则本固,基美则上宁。五帝三王之道,天下之纲纪,治之仪表也。”
刚正无私 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27回:“为人刚正无私,不轻一笑。”
发聋振聩 清 蕊珠旧史《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》:“如洛钟之应铜山,蒲牢夜半鸣,足以发聋振聩。”
一技之善 清·朱彝尊《赠笔公钱叟序》:“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。”
丑态毕露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一回:“贾琏亦丑态毕露。
背山起楼 唐 李商隐《杂纂》上卷:“杀风景:花下晒裈,背山起楼。”
矫世励俗 宋·王禹偁《四皓庙碑》:“远害全身,矫世励俗。清泉洗耳,紫芝充腹。”
一路福星 清 范寅《越谚》上卷:“一路福星,又一路顺风,送远行语。”
心如芒刺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8回:“荀息心如芒刺,草草毕葬,即使‘二五’勤兵助攻,自己奉卓子于朝堂,以俟好音。”
东风浩荡 唐·李咸用《春日》:“浩荡东风里,裴回无所亲。危城三面水,古树一边春。”
奔走呼号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7回:“一时奔走呼号,哭声遍野,扶老携幼,弃业抛家,都往内地乱窜。”
色艺绝伦 宋·无名氏《李师师外传》:“师师无所归,有倡籍李姥者,收养之。比长,色艺绝伦,遂名冠诸坊曲。”
行峻言厉 唐·韩愈《答尉迟生书》:“形大而声宏,行峻而言厉,心醇而气和。”
张灯结采
海怀霞想 唐·李白《秋夕书怀》诗“海怀结沧洲,霞想游赤城。”
三言二语 朱自清《论朗诵诗》:“或者三言二语,或者长篇大套。”
箪食壶酒 明 李东阳《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》:“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,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,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。
神怒人怨 《晋书·殷诰传》:“神怒人怨,众之所弃。倾危多忧,将及社稷。”
遵养晦时 唐·陈子昂《感遇》诗之十一:“浮云不足贵,遵养晦时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