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的成语故事

拼音mǔ dān suī hǎo,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
基本解释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总得有人在旁协助。
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0回:“俗话说的,‘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’。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,那些人还帮着吗?”
暂未找到成语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牡丹虽好,全仗绿叶扶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车到山前必有路 | 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四章:“高大哥,‘车到山前必有路’,‘老天爷不会饿死睡家鸟’的。” |
手眼通天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,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。” |
少年老成 | 汉 赵岐《三辅决录 韦康》:“韦元将年十五,身长八尺五寸,为郡主簿。杨彪称曰:‘韦主簿年虽少,有老成之风,昂昂千里之驹。’” |
取法乎上,仅得乎中 | 语出唐太宗《帝范》卷四:“取法于上,仅得为中,取法于中,故为其下。” |
受之无愧 |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四卷:“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,万般辛苦,受之无愧。” |
想望风概 | 元·揭傒斯《与萧维斗书》:“天下之士,莫不想望风概,咨嗟叹息曰:‘萧公真贤矣哉。’” |
竹罄南山 | 清·感惺《断头台·受献》:“到此是森罗殿上无私款,镜台前明照胆,要把君孽案重重彻里翻,竹罄南山。” |
万绪千端 | 三国 魏 曹植《自诫令》:“机等吹毛求疵,千端万绪,然终无可言者。” |
拿班作势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凤姐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,便依允了。” |
远井不解近渴 | |
冒名接脚 | 《旧唐书 韦陟传》:“后为吏部侍郎,常病选人冒名接脚,阙员既少,取士良难。” |
淹淹一息 | 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五回:“马二先生大惊,急上楼进房内去看,已是淹淹一息,头也抬不起来。” |
仙才鬼才 | 宋·阮阅《诗话总龟》:“宋景文评唐人诗云: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。’” |
计不旋跬 | 《新唐书·孙伏伽传》:“陛下举晋阳,天下响应,计不旋跬,大业以成。” |
觅柳寻花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,专要结识朋友,觅柳寻花。” |
父母遗体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” |
鲁卫之政 | 语出《论语·子路》:“鲁卫之政,兄弟也。”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,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,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。 |
闷怀顿释 | |
七了八当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6卷:“将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饭,拂拭净了桌椅。忙忙碌碌做了一朝,七了八当。” |
贻厥孙谋 | 《尚书 五子之歌》:“明明我祖,万邦之君,有典有则,贻厥子孙。” |
磨砥刻厉 | 明·李东阳《成斋记》:“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,久而后有得焉。” |
穷思竭想 | |
餐云卧石 | 明 袁宏道《隆中偶述》诗:“始知伊吕萧曹辈,不及餐云卧石人。” |
簪盍良朋 | 宋·王十朋《蓬莱阁赋》:“簪盍良朋,把酒论文。” |
雨蓑风笠 | 宋 李曾伯《沁园春 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》词:“天教狂虏灰飞。更莫问儿郎存血衣。把雪裘霜帽,绝交楚徼,雨蓑风笠,投老吴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