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湖四海的成语故事


五湖四海

拼音wǔ hú sì hǎi

基本解释五湖:我国的五大湖泊(指鄱阳湖、洞庭湖、洪泽湖、太湖、巢湖)。泛指四面八方;全国各地。有时也指世界各地。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。

出处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斗笠为帆扇作舟,五湖四海任遨游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五湖四海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五湖四海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三位一体 毛泽东《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》:“为什么提出‘巩固和平’、‘争取民主’、‘实现抗战’这样三位一体的口号?”
回山倒海 北齐 魏收《魏书 高闾传》:“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,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,诸郡尽降。”
独臂将军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,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,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,就像一个独臂将军。”
濯濯童山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
鼎鼎有名 宋 陆游《岁晚书怀》:“残岁堂堂去,新春鼎鼎来。”
说死说活 《花城》1981年第5期:“‘看吧——’孔丽丽把照片塞过来,冲着老崔头的背影作了个怪相,‘老崔头说死说活也不照。’”
负俗之累 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越绝外传记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材,必有负俗之累。”
杳无黄鹤 唐·崔颢《黄鹤楼》:“黄鹤一去不复返;白云千载空悠悠。”
朝发夕至 唐 韩愈《鳄鱼文》:“潮之州,大海在其南……鳄鱼朝发而夕至也。”
鹅存礼废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如今却把这奠雁的古制化雅为俗,差个家人送来,叫作通信,这就叫做鹅存礼废。”
百里才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庞统传》:“庞士元非百里才也,使处治中,别驾之任。”
糠秕在前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”
戴天履地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“晋大夫三拜稽首曰:‘君履后土而戴皇天,皇天后土,实为君之言。群臣敢在下风。’”
因小见大
公道总在人心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0回:“人家听了,也只有再三劝慰;说什么公道总在人心。”
彻上彻下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。虽之夷狄,不可弃也。”宋 朱熹集注引宋 程颢曰:“夫彻上彻下语。”
面誉背毁 隋·王通《中说·关郎》:“亲朋有非义者,必正之曰:‘面誉背毁,吾不忍也。’群居纵言,未尝及人之短。”
狼奔兔脱 《冷眼观》第四回:“远远听见吆喝之声,由远而近……众人手忙脚乱,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,转眼间,狼奔兔脱,如鸟兽散去。”
自取其祸 宋 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邹衍谈天 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;奭也文具难施……故齐人颂曰:‘谈天衍,雕龙奭。’”
行随事迁 明·李贽《焚书·先行录序》:“故行随事迁,则言焉人殊,安得据往行以为典要,守前言以效尾生耶?”
崇本抑末 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芝传》:“王者之治,崇本抑末,务农重谷。”
金断觿决 清·钱谦益《复李叔则书》:“叔则不以此时金断觿决,示斗极于中流,而又奚待与?”
百不一遇 汉 荀悦《汉纪 哀帝纪下》:“言立策成,终无咎悔,若此之事,百不一遇,其知之所见,万不及一也。”
相交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