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之高屋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ù zhī gāo wū
基本解释同“束之高阁”。
出处明·李贽《读书乐》诗:“弃置莫读,束之高屋,怡性养神,辍歌送哭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束之高屋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束之高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珠玉之论 | 《书言故事·谈论类》:“不聆珠玉之论。” |
无影无踪 | 元 吴昌龄《东坡梦》:“你那里挨挨拶拶,闪闪藏藏,无影无踪。” |
忘乎所以 |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夫人倾身陪奉,忘其所以。” |
春满人间 | 宋 曾巩《班春亭》诗:“山亭尝自绝浮埃,山路辉光五马来。春满人间不知主,谁言炉冶此中开?” |
牛角书生 | 《新唐书 李密传》:“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” |
左右袒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行令军中曰:‘为吕氏右袒,为刘氏左袒。’” |
远亲不如近邻 | 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四折:“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,我怎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。” |
石崇斗奢 | |
抽多补少,抽肥补瘦 | 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三卷《附录: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》:“‘抽多补少,抽肥补瘦’,同时坚决地团结中农,保护富裕中农,给富农以经济出路。” |
论议风生 | 《宋史 陈亮传》:“亮为人才气超迈,喜谈兵;论议风生,下笔数千言立就。” |
水流湿,火就燥 | 《易 乾》:“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……各从其类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此二者以形象相感。水流於地,先就湿处;火焚其薪,先就燥处。” |
祁奚举午 |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,称解狐,其仇也。将立而卒。又问焉,对曰:‘午可也。’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。” |
抓破脸子 | 张天翼《清明时节》二:“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,你莫逼得太狠。” |
沃野千里 | 《汉书·张良传》:“夫关中左殽函,右陇蜀,沃野千里。” |
天生天化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这条计用着件东西,别人家里都没,天生天化大官人家里却有。” |
轻举绝俗 | 《晋书·贺循传》:“或有遐栖高蹈,轻举绝俗,逍遥养和,恬神自足,斯盖道隆人逸,势使其然。” |
是非之心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 |
日陵月替 |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:“徵曰:‘观自古帝王,在于忧危之间,则任贤受谏。及至安乐,必怀宽怠,言事者惟令兢惧,日陵月替,以至危亡。’” |
径行直遂 | 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直情而径行者,戎狄之道也。” |
俾昼作夜 | 《诗经 大雅 荡》:“式号式呼,俾昼作夜。” |
裙布钗荆 |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2卷:“裙布钗荆,任是村妆希罕。” |
永世其芳 | 《剪灯余话·胡媚娘传》:“长春不老,永世其芳。” |
馔玉炊珠 | 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。” |
奋不虑身 | 《宋史·赵汝愚传论》:“汝愚独能奋不虑身,定大计于顷刻。” |
吉日良时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一回:“宋江拣了吉日良时,焚一炉香,鸣鼓聚众,都到堂上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子牙对惧留孙曰:‘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,与邓小姐成亲,何如?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