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渐于干的成语故事

拼音hóng jiàn yú gàn
基本解释《易·渐》:“初六,鸿渐于干”,“六二,鸿渐于盘”,“九三,鸿渐于陆”。以次而进,渐至高处。后世因以“鸿渐于干”指始入仕途。
出处《易·渐》:“初六,鸿渐于干”,“六二,鸿渐于磐”,“九三,鸿渐于陆”。
暂未找到成语鸿渐于干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鸿渐于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拔茅连茹 | 《周易 泰》:“拔茅茹,以其汇。”王弼注:“茅之为物,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。茹,相牵引之貌也。” |
新愁旧恨 | 唐·韩偓《三月》诗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 |
在所不辞 | 邹韬奋《经历》:“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,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,任何个人的艰险,是在所不辞的。” |
软骨头 | 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11章:“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,把我出卖了。” |
洁身自爱 |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归洁其身而已矣。” |
柔懦寡断 | 语出《韩非子 亡徵》:“缓心面无成,柔茹而寡断,好恶无决,而无所定立者,可亡也。”茹,通“懦”。 |
咀嚼英华 |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沈浸浓郁,含英咀华。” |
寸金难买寸光阴 | 《西洋记》第11回:“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寸金使尽金还在,过去光阴哪里寻?” |
忍痛割爱 |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爱情嘛,不管早晚,不分先后,我忍痛割爱。” |
日月不居 | 《北史·隋纪·炀帝》:“日月不居,倏经三纪。” |
帝制自为 | 孙中山《同盟会宣言》:“敢有帝制自为者,天下共击之。” |
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 |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4回:“屡次要寻自尽,无奈众人日夜提防,真是求生不能,求死不得。” |
破鼓乱人捶 | 冯骥才《神鞭》:“好啊!破鼓乱人捶呀!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,就砸你的铺子!” |
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 |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48回:“西门庆道:‘常言‘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’,事到其间,道在人为。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,早差人上东京,央及老爷那里去。’” |
见微知萌 | 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 |
异议蜂起 | 唐·卢照邻《南阳公集序》:“近日刘勰《文心》,钟嵘《诗品》异议蜂起,高谈不息。” |
进荣退辱 | 唐·刘知畿《思慎赋》:“赋形天地,受气阴阳,生乐死哀,进荣退辱。” |
脚不沾地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回:“那李嬷嬷脚不沾地,跟着凤姐儿走了。” |
用贤任能 | 宋·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:“陛下益养民爱力,用贤任能,疏远奸谀,进用忠鲠,天下悦服,边备日充。” |
移风改俗 | 《宋书 乐志一》:“移风改俗,致和乐之极。” |
三头两绪 | 宋 朱熹《答张敬夫书》:“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,外面未有一事时,里面已是三头两绪。” |
干霄蔽日 | 清·何绍基《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》:“奇松古柏,干霄蔽日,真气真骨真形,岂待浑成于影哉!” |
摧花斫柳 | 清·嬴宗季女《六月霜·对簿》:“僵桃代李诚无与,摧花斫柳夫何取?” |
雨膏烟腻 | 宋·柳永《剔银灯》词:“艳杏夭桃,垂杨芳草,各斗雨膏烟腻。” |
姑置勿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