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不接刃的成语故事

拼音bīng bù jiē rèn
基本解释作战时兵器没接触。指战事顺利,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。
出处《吕氏春秋 怀宠》:“兵不接刃,而民服若化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兵不接刃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兵不接刃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通今达古 | 胡蕴玉《<中国文学史>序》:“述学派之流别,论政治之得失,纵有通今达古之才,而无瑰玮奇丽之笔,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。” |
钜学鸿生 | 汉 扬雄《羽猎赋》:“于兹乎鸿生钜儒,俄轩冕,杂衣裳,修唐典,匡《雅》《颂》,揖让于前。” |
百家争鸣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凡诸子百家,……蜂出并作,各引一端,崇其所善,以此驰说,联合诸侯。” |
一箭双雕 | 《北史 长孙晟传》:“尝有二雕飞而争肉,因以箭两只与晟,请射取之。晟驰往,遇雕相攫,遂一发双贯焉。” |
精忠报国 | 《北史 颜之仪传》:“公等备受朝恩,当尽忠报国,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!” |
童心未泯 | 宋·陆游《园中作》:“花前自笑童心在,更伴群儿竹马嘻。” |
兰姿蕙质 | 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少不知愁》:“兰姿蕙质,香肌称罗绮。” |
神而明之 |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化而裁之,存乎变;推而行之,存乎通;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” |
泾渭不分 | 唐 陆贽《又论进瓜果人拟官状》:“熏莸无辨,泾渭不分,二纪于兹,莫之能整。” |
本本分分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2回:“那亲家老爷倒也本本分分的说了几句谦虚话,又嘱咐了女儿一番。” |
凿空立论 | 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学》:“固不可凿空立论,然读书有疑有所见,自不容不立论。” |
一代文宗 |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19回:“他两人真是一代文宗。” |
染翰操觚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作文曰染翰操觚;从师曰执经问难。” |
半生半熟 | 元 元怀《拊掌录》:“北都有妓女美色,而举止生梗,土人谓之生张八……野(魏野)赠之诗曰:‘君为北道生张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,莫怪尊前无笑语,半生半熟未相谙。’座客大发一噱。” |
守经达权 | 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52回:“若殿下只知守经,不知达权,将来人心失望,不可复言。” |
高才大学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辨问》:“且夫周孔,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。” |
了身脱命 | 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二折:“我如今不遭王法,不受刑罚,至如我指空说慌瞒咱,这一场了身脱命亏他。” |
风韵犹存 | 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 其母虽属徐娘,丰韵犹饶,老蚌固宜出此明珠。” |
才大难用 | 《书言故事·花木类》:“有才不遇,曰才大难用。” |
解衣般礴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公使人视之,则解衣般礴,蠃。君曰:‘可矣,是真画者也。’” |
篆刻虫雕 | 姚锡钧《论诗绝句》:“篆刻虫雕笑壮夫,凿山铸铁叹阳湖。” |
昼伏夜动 | 《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夫鼠昼伏夜动,不穴于寝庙,畏人故也。” |
积财吝赏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2回:“吾为汝御后,费力劳心,汝今积财吝赏,何以使士卒效命乎?” |
劬劳顾复 | 《元史·后妃传一》:“钦为先皇太后,夙明壶则,克嗣徽音,辅佐先朝,有恭俭节用之实,诞育眇质,有劬劳顾复之思。” |
玉石俱摧 | 《晋书·索綝传》:“孤恐霜威一震,玉石俱摧,又《慕容德载记》:“脱履机不发,必玉石俱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