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籍异财的成语故事

拼音bié jí yì cái
基本解释指另立门户,各蓄家产。
出处《唐律 户婚》:“诸祖父母、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,徒三年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别籍异财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别籍异财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钟馗捉鬼 | 宋·王莹《群书类编故事·梦钟馗》:“钟馗捉鬼。” |
春色撩人 | 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山园杂咏五首》:“桃花烂漫杏花稀,春色撩人不忍为。” |
功一美二 | |
心腹之言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5回:“玄德看了,急来车前泣告孙夫人曰:‘备有心腹之言,至此尽当实诉。’” |
斗绝一隅 | 《魏书·西域传·焉耆》:“焉耆为国,斗绝一隅,不乱日久。” |
以黑为白 | 《吕氏春秋·应同》:“父虽亲,以黑为白,子不能从。” |
捐金抵璧 | 语本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璧。” |
孤文只义 | 清·龚自珍《〈春秋决事比〉自序》:“斯时通古今者起,以世运如是其殊科,王与霸如是其殊统;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,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;……竹帛烂,师友断,疑信半;为立德、适道、达权之君子,若此其难也。” |
青山不老 |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青山不老,绿水长存。他日事成,必当后报。” |
山眉水眼 | |
会逢其适 | 隋 王通《文中子 周公》:“子谓仲长子光曰:'山林可居乎?'曰:'会逢其适也,焉知其可?'” |
云涌风飞 | 清·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卷七:“其年《瑞龙吟·春夜见壁间三弦子是云郎旧物感而填词》后半云:‘记得蛇皮弦子,当时妆就……’游丝落絮之情,云涌风飞之笔,亦一时之雄也。” |
擦拳抹掌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5回:“场外那一起报喜的,一个个擦拳抹掌的,都在那里盼里头的信。” |
浪声浪气 | 清·无名氏《隔帘花影》第四回:“没的浪声浪气、放屁拉臊,精扯淡的话!” |
不晓世务 | 《宋史 王安石传》:“拜参知政事,上谓曰:‘人皆不能知卿,以为卿但知经术,不晓世务。’” |
仰取俯拾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货殖列传》:“以铁冶起,富至巨万。然家自父兄子孙约,俯有拾,仰有取。” |
铁板铜弦 | 清·蒋士铨《临川梦·提纲》:“铁板铜弦随手弄,娄江有个人知重。” |
玉楼金阙 | 南宋·王清惠《满江红·题驿壁》:“曾记得、春风雨露,玉楼金阙。” |
多吃多占 |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二章:“要清理基层干部的贪污挪用,多吃多占,还要清查弃农经商、投机倒把分子的浮财。” |
矜世取宠 | 宋·曾巩《徐复传赞》:“归于退求诸己,不矜世取宠,余论次复事,颇采其意云。” |
漫不加意 | 明·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俱涂饰草率,皆李永贞贪其侵冒,包工了事,漫不加意之所致也。” |
嫌好道歹 |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二十四:“逐日送些茶饭,嫌好道歹,且是得人憎。” |
才疏识浅 |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三卷:“晚学生才疏识浅,全仗老太师海涵。” |
胁不沾席 | 语出波栗湿缚尊者(胁尊者)勤修苦行,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。见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健驮逻国》。 |
粘皮著骨 | 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》第18卷:“其深浅在人,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