騃童钝夫的成语故事

拼音ái tóng dùn fū
基本解释指愚昧笨拙的人。
出处清 刘大櫆《乌程闵君墓志铭》:“又善于诱掖,其言批豁畅朗,支分族解,騃童钝夫闻之,咸如梦寐惊觉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騃童钝夫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騃童钝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师心自是 |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座,谬误差失者多矣。” |
老羞成怒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那一个老羞成怒,就假公济私,把他参改,拿问在监。” |
举直措枉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为政》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。” |
精神抖擞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》:“(僧)问:‘光吞万象从师道,心月孤圆意若何?’师曰:‘抖擞精神着。’” |
绳厥祖武 | 《诗经 大雅 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 |
哀鸿遍地 | 黄侃《水龙吟 秋花》词:“天涯吟望,哀鸿遍地,都成秋侣!” |
由小见大 |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编村史》:“作自我教育的‘村史’,这却是破天荒的创造。联想所及,由小见大。” |
临财苟得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39卷:“反比那面是背非,临财苟得,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。” |
南船北车 |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十六回:“但恐宦海萍踪,南船北车,又在不定耳。” |
竭尽心力 | 《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竭尽心力,奉宣科法。” |
光芒四射 |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一回:“仔细一瞧,不是那粒晶莹闪烁光芒四射的红珠是什么?” |
犁庭扫穴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下》:“固已犁其庭,扫其闾,郡县而置之。” |
森罗万象 | 南朝 梁 陶弘景《茅山长沙馆碑》:“夫万象森罗,不离两仪所育;百法纷凑,无越三教之境。” |
离娄之明 |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” |
作歹为非 | 元·孟汉卿《魔合罗》第三折:“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,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。” |
至意诚心 | 明·阙名《万国来朝》第二折:“则为我至意诚心,忠肝义胆,我也并无偏背。” |
龙荒朔漠 | 《宋书·武帝纪》:“遂乃三浮伪主,开涤五都,雕颜卉服之乡,龙荒朔漠之长,莫不回首朝阳,沐浴玄泽。” |
风起泉涌 | 邹韬奋《萍踪寄语》:“现在本国的工程师人材已风起泉涌,随处都是本国的人材。” |
同音共律 |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且吴与越,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。” |
青衣乌帽 | 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:“忠烈青衣乌帽。” |
千年万载 | 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第三折:“谁不知道庞居士误放了来生债,我则待显名儿千年万载。” |
步履如飞 |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45回:“那道人步履如飞,一直往西去了。” |
掩罪饰非 | 《明史·徐学诗传》:“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……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。” |
伺瑕导隙 | 李大钊《警告全国父老书》:“日本必欲取之者,非报德也,非助英也,盖欲伺瑕导隙,借以问鼎神州。” |
红炉点雪 | 《高子遗书·会语》:“颜子克己,若红炉点雪,不必言难,天下归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