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对如宾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āng duì rú bīn
基本解释宾:宾客。形容夫妻互相尊敬,像对待宾客一样。
出处清·张岱《天保九如》:“齐眉举案,相对如宾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相对如宾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相对如宾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黄卷幼妇 |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捷语》:“黄绢,色丝也,于字为绝。幼妇,少女也,于字为妙。外孙,女子也,于字为好。” |
反客为主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1回:“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,步步为营,诱渊来战而擒之,此乃反客为主之法。” |
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 | 《诗经 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 |
气生气死 |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二回:“那妇人气生气死,和他合了几场气。” |
韩卢逐块 |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王敬初常侍》:“王公曰:师子咬人,韩卢逐块。” |
典谟训诰 | 《书序》:“典谟训诰誓命之文,凡百篇。” |
削发为僧 |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二卷:“当时鏖战辽兵,势甚危迫,料难脱身,遂削发为僧,直至五台山来。” |
捉鸡骂狗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次日,张氏晓得了,反怪媳妇做格,不去勾搭儿子干事,把一团美意,看做不良之心,捉鸡骂狗,言三语四,影射的发作了一场。” |
长缨在手 |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军自请: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。” |
庸耳俗目 | 清·朱仕琇《与林穆庵书》:“此数人知之,遂足为名一世,而无问千百庸耳俗目之扰扰耶!” |
徒劳往返 | 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》:“若遣京军远涉边境,道路疲劳,未必可用,而沿途骚扰,害亦不细,倘至彼而虏已退,则徒劳往返耳。” |
函矢相攻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矢人唯恐不伤人,函人唯恐伤人。” |
指方画圆 | 明·宋濂《王府君墓志铭》:“或共其议论,辄掀眉吐气,指方画圆,滚滚数千言不休。” |
追欢买笑 | 宋·柳永《传花枝》词:“遇良辰,当美景,追欢买笑。” |
以功赎罪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凌统传》:“以功赎罪。” |
事预则立 | 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 |
超群轶类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38回:“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,恰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。” |
剖毫析芒 |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诘鲍》:“远则甫侯子羔,近则于公释之,探情审罚,剖毫析芒。” |
丰烈伟绩 | 清·汪琬《代寿洪太傅七十序》:“其品望在乡国,其威名在遐荒,其丰烈伟绩在太史。” |
置之不问 |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8回:“圣上置之不问。” |
轻裘大带 | 《灵应传》:“轻裘大带,白玉横腰,而森罗于阶下者,其数尤多。” |
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 |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:“六十九岁的人了,反倒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,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。” |
挑精拣肥 | 张爱玲《郁金香》:“人家好好的小姐你就挑精拣肥的,成天的跟丫头们打打闹闹,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!” |
向隅独泣 | 唐·杜牧《上吏部高尚书书状》:“每遇时移节换,家远身孤,吊影自伤,向隅独泣。” |
夙夜梦寐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此诚臣区区之愿,夙夜梦寐,尽心所计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