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与为命的成语故事

拼音xiāng yǔ wéi mìng
基本解释相互依赖,维持活命。
出处宋·陈亮《祭蔡行之母太恭人文》:“夫君既没,整齐家道,母子相与为命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相与为命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相与为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骨肉离散 | 《诗经 唐风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时也。君不能亲其宗族,骨肉离散,独居而无兄弟,将为沃所并尔。” |
两败俱伤 | 宋 汪应辰《文定集 答梁子铺》:“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,终于两败俱伤,而国随以亡。” |
瓯饭瓢饮 |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曾友于》:“汝父母皆不知,我岂惜瓯饭瓢饮乎?” |
繁荣昌盛 | 毛泽东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》:“为什么不能在胜利以后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呢?” |
冬温夏凊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辰省。” |
斑斑斓斓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5回:“恰是十个队长五十个什长,斑斑斓斓的摆了一天井,都叩了头。” |
精美绝伦 | 宋 周密《武林旧事 灯品》:“灯只至多,苏、福为冠,新安晚出,精妙绝伦。” |
呜呜咽咽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0回:“看看渐近滩头,只听是水面上呜呜咽咽吹将起来。” |
浮踪浪迹 | 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园》第三折:“似恁般妄作胡为,敢欺侮咱浮踪浪迹。” |
各有所短 | 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……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,不亦宜乎!彼各有所短也。” |
道道地地 | 陈立德《前驱》:“虽然号称是留过洋的博士,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上海小开,连点商人的本事也没有。” |
蒲柳之质 | 明·朱之瑜《朱舜水集·答吉弘元常书》:“仆犬马之年,方古人而深愧;蒲柳之质,叹先秋而早零。” |
王顾左右而言他 | 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|
重山峻岭 | 《宣和画谱·赵令穰》:“使周览江、浙、荆、湘重山峻岭,江湘溪涧之胜丽,以为笔端之助,则亦不减晋宋流辈。” |
赫赫之名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傅叚传》:“故当时无赫赫之名,吏民久而后安之。” |
兼收并蓄 | 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 |
放歌纵酒 | 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” |
不厌其详 | 宋 朱熹《答刘公度》:“讲学不厌其详,凡天下事物之理,方册圣贤之言,皆须子细反复究竟。” |
真实无妄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诚者天之道也。”朱熹集句:“诚者,真实无妄之谓,天理之本然也。” |
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 | 《东观汉记·班超传》:“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,酒酣激怒曰:‘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。’” |
策名委质 | 《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策名委质,贰乃辟也。”杜预注:“名书于所臣之策。”孔颖达疏:“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,以明系属之也。” |
履机乘变 | 唐·韦应物《弹棋歌》:“履机乘变安可当,置之死地翻取强。” |
声动梁尘 | 汉·刘向《别录》:“汉兴,鲁人虞公善雅乐,发声尽动梁上尘。” |
七纵七擒 | 《汉晋春秋》:“亮笑,纵使更战,七纵七禽(擒),而亮犹遣获,获止不去。” |
不足为道 |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此女棋本下劣,枉得其名,不足为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