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怒敢言的成语故事


敢怒敢言

拼音gǎn nù gǎn yán

基本解释敢于愤怒,又敢于说出来。

出处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回:“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,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敢怒敢言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敢怒敢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压岁钱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,散押岁钱、荷包、金银锞,摆上合欢宴来。”
拉三扯四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6回:“愿意不愿意,你也好说,犯不着拉三扯四的。”
文武全才 《旧五代史 和凝传》:“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,后必享重位,尔宜谨事之。”
露红烟紫 宋·曾巩《芍药厅》诗:“小碧阑于四月天,露红烟紫不胜妍。”
兵连祸结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匈奴传下》:“汉武帝选将练兵,约赍轻粮,深入远戍,虽有克获之功,胡辄报之;兵连祸结,三十馀年。”
远虑深谋 唐·韩愈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此两人者,本无远虑深谋,意在邀功求赏。”
三占从二 《尚书 洪范》:“三人占,从二人之言。”
淡而无味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辑略》第四卷:“此工夫似淡而无味,然做时却自有可乐。”
风花雪月 宋 邵雍《伊川击壤集序》:“虽死生荣辱,转战于前,曾未入于胸中,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。”
萱草忘忧 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:“焉得谖(同‘萱’)草,言树之背?”毛传:“谖草令人忘忧。背,北堂也。”
知书知礼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牛氏规奴》:“更羡他知书知礼,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。”
断尾雄鸡 宋·苏轼《僧爽白鸡》:“断尾雄鸡本畏烹,年来听法伴修行。”
自郐无讥 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[吴公子札]请观欲周乐,使工为之歌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,曰:‘美哉!始基之矣,犹未也,然勤而不怨矣。’……自郐以下无讥焉。”
一长一短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,戏文好歹,酒席如何。”
屑榆为粥 《新唐书·阳城传》:“岁饥,屏迹不过邻里,屑榆为粥,讲论不辍。”
敝衣枵腹 明 归有光《上总制书》:“故富者贫而贫者死,其不死者敝衣枵腹,横被苛敛。”
坐戒垂堂 王闿运《哀江南赋》:“时清铸戟,坐戒垂堂。”
犹有童心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于是昭公十九年矣,犹有童心。”
移缓就急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四川铁路案档案》:“略分先后,以为移缓就急之谋,则川事尚可为也。”
天上少有,地下难寻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八回:“上通天文,下察地理,这样先生,天上少有,地下难寻。”
韦裤布被
监主自盗 《旧唐书 杨炎传》:“更召他吏绳之,曰:‘监主自盗,罪绞。’”
守约施搏 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”
神清气茂 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萧扬州荐荐士表》:“窃见秘书丞琅玡臣王暕,年二十一,字思晦,七叶重光,海内冠冕。神清气茂,允迪中和。”
五申三令 前蜀·杜光庭《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》:“玉律金科,虑爽重轻之信;五申三令,渐乖训抚之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