贯彻始终的成语故事

拼音guàn chè shǐ zhōng
基本解释贯彻:彻底实现或体现。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。
出处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4回:“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,尤能贯彻始终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贯彻始终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贯彻始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伏低做小 | 元 尚仲贤《三夺槊》第二折:“他立下功劳,怎肯伏低做小。” |
偷合苟容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臣道》:“不恤君之荣辱,不恤国之臧否,偷合敬容,以持禄养交而已耳,谓之国贼。” |
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 |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兵法·变篇》:“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3回:“岂不闻:‘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’” |
海北天南 | 唐·刘禹锡《送别四十六首·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》:“昔年意气结群英,几度朝回一字行。海北天南零落尽,两人相见洛阳城。” |
自信不疑 | 宋·苏轼《司马温公行状》:“为政之日,自信而不疑。” |
兔角龟毛 | 《大智度论》第12卷:“如兔角龟毛,亦但有名而无实。” |
暗绿稀红 | 明 陈汝元《金莲记 归田》:“况当残春初夏之时,正值暗绿稀红之候,顿起愁绪,怎生消闷怀?” |
叩心泣血 | 《宋书 武帝纪上》:“裕等所以叩心泣血,不遑启处者也。” |
腹饱万言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苏小妹三难新郎》:“那秦观秀才字少游,他是扬州府高邮人,腹饱万言,眼空一世。” |
上树拔梯 | 宋 晓莹《罗湖野录》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:“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,共出一臂,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。” |
一表人物 | 元·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一折:“(梅香云)姐姐,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,聪明浪子,论姐姐这个模样,正和王秀才是一对儿。”元·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折:“夫人,放着你这一表人物,怕没有中意的丈夫?” |
三台八座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0回:“这叫做‘狮象捍门’,三台八座都是有分的。” |
损己利人 | 明·李贽《与庄纯夫书》:“孝友忠信,损己利人,胜似今世称学道者。” |
德薄才疏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八回:“小弟德疏才薄,怎敢承当此位!若得居末,尚自过分。 |
呴湿濡沫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 |
终身大事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,偶尔亏输,便要认起真来,草草送了终身大事,岂不可羞!这事断然不可!” |
至死不悟 | 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求乞福愿,冀其必得,至死不悟,不亦哀哉?” |
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 | 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可不的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” |
噤口卷舌 | 宋·苏洵《谏论下》:“迁其赏于不谏,迁其刑于谏,宜乎臣之噤口卷舌,而乱亡随之也。” |
覆盂之安 |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君子之居也,绥如安裘,晏如覆盂。” |
赈贫贷乏 | 《新唐书·刘仁轨传》:“赈贫贷乏,劝课耕种,为立官社,民皆安其所。” |
敬贤爱士 | 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实字安逊,学尚明察,敬贤爱士,以秀才为郎中。” |
享帚自珍 | 语出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” |
终日而思 |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;吾尝歧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” |
居敬穷理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居敬而行简。以临其民,不亦可乎?”《周易·说卦》:“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,穷理尽性以至于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