惹火烧身的成语故事


惹火烧身

拼音rě huǒ shāo shēn

基本解释惹:招引。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。

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三回:“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,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,生怕惹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氏,都送将出来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惹火烧身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惹火烧身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红颜薄命 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三折:“知他是今世是前生,总则我红颜薄命。”
收视反听 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其始也,皆收视反听,耽思傍讯。”
随俗浮沉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且从俗浮沉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惑。”
拈花惹草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1回:“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,今年才二十二岁,也有几分人材,又兼生性轻薄,最喜拈花惹草,多浑虫又不理论。”
名扬天下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8回:“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,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,名扬天下,大将王文德么?”
毛骨竦然 清 李渔《比目鱼 狐威》:“那些租户债户见了,赫得毛骨竦然。”
逢场作戏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南岳让禅师法嗣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》:“竿木随身,逢场作戏。”
爱如己出 明 周辑《西湖二集 假邻女诞生真子》:“果然方氏爱如己出,抚养成人长大。”
目光如鼠 鲁迅《两地书 致许广平112》:“虽然他的目光如鼠,各处乱翻,我有时也有些觉得讨厌。”
相顾无言 宋·苏轼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:“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”
凤毛鸡胆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二回:“羊质虎皮功不就,凤毛鸡胆事难成。”
一口咬定 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十回:“先把住持僧慧修,严行审讯,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,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。”
聪明一世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我断不出此事,枉自聪明一世。每日退堂,便将画图展玩,千思万想。”
残民害物 宋 辛弃疾《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》:“州以趣办财赋为急,县有残民害物之罪,而吏不敢问。”
指一说十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0回:“如今把他的锁扭开,明日未必不指一说十,讲那‘走了鱼儿是大的’话。”
疾风暴雨 《淮南子 兵略训》:“何谓隐之天?大寒甚暑,疾风暴雨,大雾冥晦,因此而为变者也。”
惊慌失色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,看见开门,以为恶奴前来陷害,不由的惊慌失色。”
嘴多舌长
势不两存 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,法术之士焉得不危?”
五方杂厝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是故五方杂厝,风俗不纯。”
择人任势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势篇》:“故善战者,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,故能择人而任势。”
长驱径入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晃传》:“吾用兵三十余年,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,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。”
凤翥鸾翔 明·李东阳《祭孔氏女文》:“我女之嫁,凤翥鸾翔。我女之行,山遥水长。”
惨礉少恩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赞》:“韩子引绳墨,切事情,明是非,其极惨礉少恩。”
忠孝节烈 清·邵长蘅《侯方域魏禧传》:“其为文主识议,凌厉雄健,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。遇忠孝节烈事,则益感慨激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