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作解人的成语故事


自作解人

拼音zì zuò jiě rén

基本解释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。

出处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非但能言人不可得,正索解人亦不得。”


自作解人的典故

东晋时期,谢安年轻时对战国时期赵国公孙龙著的《白马论》不能理解,就去向金紫光禄大夫阮裕请教。阮裕写了一篇解说《白马论》的文章交给谢安。谢安对他的解说文更加看不明白,又去请教他。阮裕自叹道自己是强做解人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自作解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山间林下 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志愿禅师》:“山间林下颇称道人家风。”
表里相应 《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》:“非以中外有人,表里相应故邪?”
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两个促膝细谈。正是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!”
瓦釜雷鸣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。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
旁摇阴煽 明·张居正《答河道潘印川论河道就功书》:“追忆庀事之初,言者蜂起,妒功幸败者旁摇阴煽,盖不啻筑室道谋而已。”
日往月来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日往则月来,月往则日来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”
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四年》:“史佚之志有之曰:‘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’楚虽大,非吾族也,其肯字我乎?”
目呆口咂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2回:“寨中这些兵卒,多是强盗出身,何曾看见如此礼物,见了个个目呆口咂,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。”
抑强扶弱 汉 袁康《越绝书 外传本事》:“于是勾践抑强扶弱,绝恶反之于善。”
使贤任能 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吾使贤任能,各殊其事,孤虚心高望,冀闻报复之谋,今咸匿声隐形,不闻其语,厥咎安在?”
恩恩爱爱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聪明勤谨,父子恩恩爱爱,不教而善。”
三人为众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》:“三人为众,虽难尽继,宜从尤功。”
死不足惜 《宋史·苏洵传》:“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,有所恃。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,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。”
狼贪鼠窃 明 于谦《出塞》诗:“瓦刺穷胡真犬豕,敢向边疆挠赤子。狼贪鼠窃去复来,不解偷生求速死。”
咽苦吞甘 元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想着我咽苦吞甘,十月怀耽,乳哺三年。”
世情如纸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世情如纸,只有锦上添花,谁肯雪中送炭。”
一顾之荣
层山叠嶂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6回:“约行数十里,但见前面层山叠嶂,险恶异常。”
神往心醉
讳莫高深
雄兵百万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九里山前怨气缠,雄兵百万命难延。”
死声活气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96回:“鹊噪檐前不肯休,死声活气没来由。”
力不自胜 宋·张敦颐《六朝事迹·郗民化蛇》:“无饮食可实口,无窟可庇身,饥窘困迫,力不自胜。”
打嘴现世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你我这样嘴脸,怎么好到他门上去?只怕他那门上人也不肯去通报,没的去打嘴现世。”
夸诞大言 《魏书·释老志》:“夸诞大言,不本人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