骚情赋骨的成语故事

拼音sāo qíng fù gǔ
基本解释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。
出处清·徐士俊《络冰丝》:“小生沈约字休文……天生就骚情赋骨,随他半幅纸、半点墨,当值千金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骚情赋骨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骚情赋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大义灭亲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四年》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?” |
损兵折将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损兵折将,必然瞒着天子。” |
千山万水 | 唐 宋之问《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》诗:“岂意南中歧路多,千山万水分乡县。” |
十冬腊月 | 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59回:“十冬腊月喝凉水,临死埋在灶火坑。” |
不失毫厘 |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儒效》:“圣人也者,本仁义,当是非,齐言行,不失豪(毫)厘。” |
背紫腰金 | 元·无名氏《宦门子弟错立身》:“指望你背紫腰金,怎知你不成器!” |
锦心绣腹 | 元 汤式《一枝花 冬景题情》套曲:“他有那锦心绣腹,我有那冰肌玉骨。” |
一迎一合 | 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,一迎一合。” |
天机不可泄漏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秦氏道:‘天机不可泄漏。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,临别赠你两句话,须要记着。’” |
判冤决狱 |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1回回目:“投鼠忌器宝玉瞒赃,判冤决狱平儿行权。” |
捧心西子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运》:“西子病心而膑其里,其里之丑见之而美之。” |
同文共轨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” |
无形无影 | 明·无名氏《破风诗》第三折:“无形无影透人怀,四季能吹万物开。” |
海涵地负 | 宋·陈亮《笏记》:“皇帝陛下,日照天临,海涵地负。”清·王韬《重刻〈曾文正公文集〉叙》:“公具海涵地负之才,出其余力为词章,已足以弁冕群贤,推倒一世。” |
一寒如此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‘范叔一寒如此哉!’乃取一绨袍以赐之。” |
死亦瞑目 | 清·袁枚《与香亭书》:“是即吾家之佳子弟,老夫死亦瞑目矣。” |
耳满鼻满 |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三折:“你在南京时,人说你周舍名字,说的我耳满鼻满的,则是不曾见你。” |
积案盈箱 | 《隋史·李谔传》:“连篇累牍,不出月露之形;积案盈箱,惟是风云之状。” |
万花齐放 |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0回:“妾见木兰庭上,万花齐放,故差奴婢们迎请陛下一赏。” |
居无求安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;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 |
扶危翼倾 | 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昔魏室将季,海内分崩,太祖扶危翼倾,肇开王业。” |
毁舟为杕 | 《淮南子 说林训》:“心所说,毁舟为杕;心所欲,毁钟为铎。” |
老成炼达 | 太平天国·洪秀全《设赍奏官诏》:“朕今添封殿前正副赍奏官二员,职同天将,专理进本事务,令表们选举老成炼达元臣保封。” |
唾地成文 | 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有“唾地成文”一目,赞李贺云:“有人谒李贺,见其久而不言,唾地者三,俄而成文三篇。” |
薏苡之谤 | 《旧唐书 王珪杜正伦等传论》:“正伦以能文被举,以直道见委,参典机密,出入两宫,斯谓得时。然被承乾金带之讥,孰与夫薏苡之谤,士大夫慎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