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恩必报的成语故事


知恩必报

拼音zhī ēn bì bào

基本解释知道受到了恩惠就必定要报答。

出处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四折:“小生我怀旧意无私志,小姐白玉带知恩必报恩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知恩必报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知恩必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
讨价还价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,便道:‘真个亏你些儿。’”
直抒己见 清 方苞《与李刚主书》:“倘鉴愚诚,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,一切稚芟,而直抒己见,以共明孔子之道。”
开门揖盗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》:“况今奸宄竞逐,豺狼满道,乃欲哀亲戚,顾礼制,是犹开门而揖盗,未可以为仁也。”
狼狈不堪 宋 朱熹《与政府札子》:“风痰大作,头目旋晕,几欲僵卧,今已累日,精神愈见昏慢,委是狼狈不堪。”
天翻地覆 唐 刘商《胡笳十八拍》六:“天翻地覆谁得知?如今正南看北斗。”
败兴而归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各军士未及领赏,草草而散。正是:乘兴而来,败兴而返。”
指不胜数 吕振羽《简明中国通史》第13章:“五代、两宋、辽、金成名的文学家、诗人,指不胜数。”
顺顺当当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0回:“那怪物暗自欢喜,顺顺当当的,要行者驮他。”
鼎分三足 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敌制胜,谁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。先生不必推却。”
出气筒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二部:“他不愿向她发火,不愿拿她当出气筒子。”
美语甜言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0回:“撺情掇趣,不是花,定然是酒。美语甜言笑口,偏有许多引诱。”
自命清高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还自命清高,反说富贵的是俗人。”
无风起浪 唐 希运《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》:“达摩西来,无风起浪;世尊拈花,一场败缺。”
旷日累时 宋 曾巩《为人后议》:“今世议者纷纷,至于旷日累时,不知所决者,盖由不考于礼,而率其私见也。”
忍垢偷生 唐 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所以忍垢偷生,克躬自励,期效万一,补过酬恩,灰躯糜骨,以甘心愿。”
目眐心骇 清·藤谷古香《轰天雷》第八回:“六人从容就戮,不多时将六人尽数斩了,刽子手将血淋淋六个头颅献上,看的人都目眐心骇。”
迂谈阔论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九回:“驺衍等迂谈阔论,虚而无实。”
江淮河汉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》:“水由地中行,江、淮、河、汉是也。”
三饥两饱 宋·释惠洪《冷斋夜话·野夫长短句》:“跛子一生别无路,展手教,化三饥两饱。回视云汉,聊以自诳元神。”
违乡负俗 南朝·陈·徐陵《劝进梁元帝表》:“昔苏季、张仪违乡负俗,尚复招三方以事赵,请六国以尊秦。”
血竭髯枯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六卷:“此六朝以下,温李诸公血竭髯枯,矜诧累日者,子于受戒一刻,随口而答。”
砥节守公 《明史·梁材传》:“砥节守公如一日,帝眷亦甚厚。”
漫山塞野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1回:“操大怒曰:‘诸葛村夫,安敢如此!’催动三军,漫山塞野,尽至新野下寨。”
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 《诗经·小雅·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