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筠之节的成语故事


松筠之节

拼音sōng yún zhī jié

基本解释松与竹材质坚韧,岁寒不凋,因以“松筠之节”比喻坚贞的节操。筠,竹。

出处唐·魏征《隋书·柳庄传》:“梁主奕叶重光,委诚朝廷,而今已后,方见松筠之节。”


松筠之节的典故

公元579年,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,年幼的静帝宇文阐即位,内史大夫郑泽和御史大夫刘昉伪造诏书召杨坚入宫总揽军政大权,后梁大臣柳庄奉明帝萧岿之意入关,杨坚召见他并夸梁明帝有松筠之节,缓和了双边关系,共同对付尉迟迥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松筠之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麻木不仁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7回:“天下作女孩儿的,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,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。”
带水拖泥 宋·叶適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
赤子之心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
眩碧成朱 明屠隆《彩毫记 知几引退》:“宫闱萋菲,眩碧成朱,圣主应投杼。”
南州冠冕 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徽甚异之,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。”
太仓一粟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;但恐太仓一粟,无济于事。”
龙跃凤鸣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彦先凤鸣朝阳,谓东南之宝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”
鼎分三足 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回:“今番克敌制胜,谁人及得先生良法。正是鼎分三足,缺一不可。先生不必推却。”
一刀两断 唐 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:“男儿大丈夫,一刀两断截;人面禽兽心,造作何时歇!”
南航北骑 语出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胡人便于马,越人便于舟。”
援鳖失龟 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杀戎马而求狐狸,援两鳖而失灵龟,断右臂而争一毛,折莫邪而争锥刀,用智如此,岂足高乎?”
欺以其方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故君子可欺以其方,难罔以非其道。”
无如之奈 元·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四折:“也是他买了个赔钱货,无如之奈。”
吞风饮雨 明·袁宏道《乞改稿》:“急莫急于国课,去年职开征之始,昼夜焦蒿,吞风饮雨,仅得免于参罚。”
人琴两亡 唐·张说《为人作祭弟文》:“予羸老矣,伤心几何。人琴两亡,命也命也。”
百锻千炼 唐·皮日休《刘枣强碑》:“牢奇笼怪,百锻为字,千炼成句,虽不在镯太白,也后来之佳作也。”
原宥海涵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大司农刘佑、迁尉冯琨、河南尹李膺皆以忤旨,为之抵罪。蕃因朝会,固理膺等,请加原宥,升之爵任。”
利口捷给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张释之传》:“夫绛侯、东阳侯称为长者,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,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!”
福寿无疆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六十九卷:“至诚君子,得而宝之,即福寿无疆。”
自胜者强 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·道德经》第33章:“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
深文峻法 《北齐书·李维廉传》:“显祖尝召见,问以治方,语及政刑宽猛,帝意深文峻法,稚廉固以为非,帝意不悦。”
簪笔磬折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河立待良久。”
百战百败 《汉书 萧何传》:“汉王曰:‘何为乃死也?’何曰:‘今众弗如,百战百败,不死何为?’”
羽蹈烈火 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若以桀诈尧,譬之若以卵投石,若以指绕沸,若羽蹈烈火,入则焦没耳。”
洁清不洿 唐·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洿,而处其所可乐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