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葑采菲的成语故事


采葑采菲

拼音cǎi fēng cǎi fēi

基本解释葑:蔓青,叶和根、茎都可食,但味苦;菲:芜菁类植物。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长。

出处《诗经 邶风 谷风》:“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采葑采菲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采葑采菲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亡命之徒 《周书 郭彦传》:“亡命之徒,咸从赋役。”
吹毛求疵 韩非《韩非子 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一落千丈 唐 韩愈《听颖师弹琴》:“跻攀分寸不可上,失势一落千丈强。”
欢欣鼓舞 宋 苏轼《上知府王龙图书》:“自公始至,释其重荷……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。”
无人不晓 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六章:“她早就艳名远播,无人不晓。”
天香国色 唐 李濬《松窗杂录》:“天香夜染衣,国色朝酣酒。”
耕当问奴 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涎脸涎皮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1回:“月娘看不上,说道:‘你真个恁涎脸涎皮的,我叫丫头进来。’”
吃肥丢瘦 向春《煤城激浪》:“你背着我,吃肥丢瘦。”
春意阑珊 南唐 李煜《浪淘沙》:“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
灭门之祸 《周书·王轨传》:“皇太子,国之储副,事有蹉跌,便至灭门之祸。”
三头八臂 《法苑珠林》卷九:“[修罗道者]体貌粗鄙,每怀瞋毒,棱层可畏,拥耸惊人,并出三头,重安八臂,跨山蹋海,把日擎云。”
操戈入室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一》:“论者以柳操戈入室,弗察者又群然和之。然则文之工者,伤理倍道,皆弗论乎!”
乡利倍义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乡利倍义乎!”
天命攸归
抹一鼻子灰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赵姨娘来时,兴兴头头,谁知抹了一鼻子灰,满心生气,又不敢露出来,只得讪讪的出来了。”
无隙可乘 《宋书 律历志下》:“臣其历七曜,咸始上元,无隙可乘。”
疾恶若雠 汉 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见善若惊,疾恶若雠。”
宴安酖毒
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 清·南荃外史《叹老》:“傀儡儿一场热闹,依旧的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。”
藏锋敛锐 清 李渔《比目鱼 窃发》:“俺山大王前次出兵……被他伏下火攻,烧坏我许多猛兽,只得逃入深山,藏锋敛锐,休息了半年,才觉得精还力复。”
以夜继昼 《东观汉记·郅恽传》:“陛下远猎山林,以夜继昼,其如社稷宗庙何!”
付与东流 唐·高适《封丘县》诗:“生事应须南亩田,世情付与东流水。”
瞻前忽后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”
置水不漏 宋·朱熹《朱子语录》第114卷:“今有学者在某门者,其于考理,非不精当,说得来置水不漏,真是理会得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