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植穿冠的成语故事

拼音fà zhí chuān guān
基本解释形容极度愤怒。同“发上冲冠”。
出处《淮南子 泰族训》:“荆轲西刺秦王,高渐离、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,闻者瞋目裂眦,发植穿冠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发植穿冠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发植穿冠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属毛离里 | 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不属于毛?不离于里?” |
我武惟扬 | 《尚书·泰誓中》:“今朕必往,我武惟扬,侵于之疆,取彼凶残,我伐用张,于汤有光。” |
野鬼孤魂 | |
逞怪披奇 | 明·方孝孺《息耕亭记》:“尚修其辞,逞怪披奇,穷精备思,遐观千载,竟亦何裨,此谓名劳。” |
切理会心 | 宋·叶适《太学博士主君墓志铭》:“江淮士人零落,既闻君讲说,切理会心,坐席皆满。” |
宗生族攒 | 汉·扬雄《蜀都赋》:“其竹则宗生族攒,俊茂丰美。” |
寓言十九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 |
死缠硬磨 |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要不然张彪怎么会死缠硬磨不肯放过她呢!” |
不看佛面看金面 | 王统照《银龙集·站长》:“我如果是个连长,或是个把书记官,不看佛面看金面,还有这场事?” |
目睹耳闻 | 《资治通鉴 唐纪睿宗景云二年》:“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” |
龙楼凤阁 | 元·马致远《拨不断》:“九重天,二十年,龙楼凤阁都曾见。” |
熊罴入梦 | 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维熊维罴,男子之祥。” |
在他檐下过,不敢不低头 | 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二回:“老话头:不怕官,只怕管。在他檐下过,不敢不低头。只得要将铜钱银子出去打点。” |
目无三尺 | 清·王士祯《居易录续谈》:“光天化日之下,岂容奸孽余党,胆大泼天,目无三尺。” |
娇娇滴滴 |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,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。” |
国家多难 |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虽然,吾君老矣,子少,国家多难。” |
枉直同贯 | |
忧深思远 | 《诗经 唐风 蟋蟀》小序:“忧深思远,俭而用礼,乃有尧之遗风焉。” |
言文刻深 | |
描写画角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9回:“稚燕因把路上盗图的事说了一遍,却描写画角,都推在雯青身上。” |
绳枢瓮牖 | 《魏书·逸士传·李谧》:“绳枢瓮牖之室,华门圭窦之堂,尚不然矣。” |
一刀两段 |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二:“一刀两段,未称宗师。”《朱子全书·论语十六》:“直是一刀两段,千了百当。”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只索便一刀两段,倒大来迭快。” |
策马飞舆 | 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车驰人走,越王策马飞舆,遂复宫阙。” |
觊觎之志 |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回:“君多内宠,公子突、公子仪、公子亶三人,皆有觊觎之志。” |
诸若此类 | 清·王夫之《夕堂永日绪论外编》二六:“诸若此类,注所未及,讵可以非注所有,而谓为异说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