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必胜之券的成语故事


操必胜之券

拼音cāo bì shèng zhī quàn

基本解释操:掌握;券:凭证。手里掌握必胜的凭证。指十分有把握。

出处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主操必胜之数,以治必用之民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操必胜之券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操必胜之券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目无全牛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养生说》:“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牛者;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”
夜行昼伏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伍子胥櫜载而出昭关,夜行而昼伏,至于蓤夫。”
乘虚而入 宋 张君房《去芨七筌》第120回:“将至所居,自后垣乘虚而入,径及庭中。”
拔葵去织 晋 葛洪《抱朴子 逸民》:“濯裘布被,拔葵去织。”
无胫而来 明·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珠玉》:“珠雄于此,玉峙于彼,无胫而来,以宠爱人寰之中。”
狼飡虎咽
一字不落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3回:“偶然两句吹到耳内,明明白白,一字不落,唱道是:‘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’”
五内如焚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57回:“而且年来多病,日见衰颓,每念主上,不觉五内如焚。”
栋梁之才
忠言逆耳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且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”
为人作嫁 唐 秦韬玉《贫女》诗:“苦恨年年压金线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”
菟裘归计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公曰:‘为其少故也,吾将授之矣。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”
言狂意妄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杜少陵》:“歜上书之明年,言狂意妄,圣天子不赐镬樵全生,弃逐岭表。”
冷水浇背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十五回:“红玉听了,总如冷水浇背一般,唇也青了,面也白了,做声不得。”
托公行私 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极谏》:“而乃冯附城社,蔽亏日月,托公行私,交游群小。”
神飞气扬 清·李渔《蜃中楼·义举》:“大丈夫见义即为,还拣甚么日子,叫左右带马过来,我神飞气扬,这叫做当仁见义无谦让。”
纸上谭兵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第13卷:“今日动笑纸上谭兵,不知纸上之功,即有深浅,有一二分之见,有六七分之见,有十分之见。”
绝渡逢舟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十回:“天幸遇着相公,如暗室逢灯,绝渡逢舟,从此读书作文,俱可望有门径矣。”
变姓埋名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9回:“即将所有金银犒赏三军,涕泣起行,退居濮州雷夏泽中,变姓埋名,农樵为乐。”
心低意沮 汉·申屠蟠《为侯氏女玉奏记外黄令》:“今闻玉幽执牢槛,罪名已定,皆心低意沮,怅恨长叹。”
抚今思昔 秦牧《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》:“抚今思昔,心头掀起了思想的浪花。”
敲骨剥髓 《封神演义》第二九回:“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,蛊惑天子,残虐万民,假天子之命,敲骨剥髓,尽民之力肥润私家,陷君不义,忍心丧节,如令兄者。”
画地成图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:“千秋口对兵事:画地成图,无所忘失。”
同心共济 宋·欧阳修《朋党论》:“以之修身,则同道而相益;以之事国,则同心共济。”
横眉怒视 师飙等《金戈铁马少年时》第五章;“辛弃疾、贾瑞、飞烟、金福仗剑立于帐口,一个个横眉怒视,杀气逼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