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乌及屋的成语故事

拼音yīn wū jí wū
基本解释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它有关事物。
出处《尚书大传·大战》:“臣闻之也: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。”
因乌及屋的典故
商朝末年,周武王攻克商都,建立周王朝,周武王不知如何处置商朝遗孤大臣,军师姜子牙说:“如果爱一个人,就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。他们都助纣为虐,应该处死。”大臣周公认为不妥,商纣王的罪过不能由他们承担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因乌及屋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茹毛饮血 |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礼运》:“未有火化,食草木之食,鸟兽之肉,饮其血,茹其毛。” |
秉笔直书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” |
从善如流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八年》:“君子曰:‘从善如流,宜哉!’” |
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54回:“你不愿慌,‘躲得和尚躲不得寺’。我自然有个料理。” |
贯颐备戟 | |
衣锦荣归 | 元 石德玉《秋胡戏妻》第三折:“如今衣锦荣归,见母亲走一遭去。” |
长亭短亭 | 唐·李白《菩萨蛮》词:“何处是归程,长亭更短亭。” |
春蚕自缚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2回:“掉句文,便叫做‘痴鼠拖姜,春蚕自缚’。” |
空言虚语 |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吾闻帝贤者有也,空言虚语,非所守也,吾不敢当帝位。” |
拿腔作势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,令人点了蜡烛,拿腔做势的抄写。” |
心照不宣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,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。” |
瓜分鼎峙 | 《新唐书 李轨传》:“隋亡,英雄焱起,号帝王者瓜分鼎峙。” |
黏皮带骨 | 宋·黄庭坚《钟离跋尾》:“此来更自知所作韵俗,下笔不浏离,如禅家黏皮带骨语。” |
奉公克己 | 《东观汉记·周泽传》:“[泽]为渑池令,奉公克己。” |
守经达权 | 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52回:“若殿下只知守经,不知达权,将来人心失望,不可复言。” |
饭来张口 | 唐 元稹《放言》:“酒熟脯糟学渔父,饭来开口似神鸦。” |
遗世忘累 | 明·方孝孺《学士亭记》:“故或放迹于江海,或养操于山林,求遗世忘累志士而与之游。” |
施仁布泽 | 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格天》:“冯商的,冯商的,积功累德;冯商的,冯商的,施仁布泽。” |
不咎既往 | 春秋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 |
不死不生 |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无古今,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。” |
方圆殊趣 | 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今者见生,或年在扞格,方圆殊趣,宜听其去就,各从所安。” |
见小闇大 | |
咬姜呷醋 | 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六:“礼祠主膳,淡吃齑面;兵职驾库,咬姜呷醋。” |
雨宿风餐 | 宋·范成大《四明人董峄久居岳市乞诗》:“祝融峰下两逢春,雨宿风餐老病身。莫笑五湖萍梗客,海边亦有未归人。” |
迍邅之世 | 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今事未靖,不可以拘系常言,以太平之理责人于迍邅之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