鹏抟鹢退的成语故事


鹏抟鹢退

拼音péng tuán huā tuì

基本解释鹏抟,本《庄子·逍遥游》;鹢退,出《左传·僖公十六年》“六鹢退飞过宋都”。喻指宦海的浮沉,仕途的进退。

出处清·钱谦益《陈昌箕日记诗叙》:“余以余生颓景,尸居假息,亦不复知海内故人鹏抟鹢退,近作何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鹏抟鹢退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鹏抟鹢退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皆大欢喜 《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》:“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”
怒臂当辙 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·随叛楚》:“随非惟不自忧,乃不自量其力,怒臂当辙,以蹈祸败。”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五十九:“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这里,更何用求?适见道人题壁云:‘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’说得极好。”
新陈代谢 郭沫若《少年时代 黑猫》:“辛亥革命以后,因宦海中起了新陈代谢的宏波,于是政法风更成了狂风。”
禅世雕龙 《后汉书 崔骃传赞》:“崔为文宗,世禅雕龙。”
东冲西突 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曹操见云东冲西突,所向无前……奋然大怒,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。”
魂消胆丧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十四回:“[段恺]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,遥望水陆路上,旌旗蔽日,船马相连,吓得魂消胆丧。”
高鸟尽,良弓藏 《文子 上德》:“狡兔得而猎犬烹,高鸟尽而良弓藏,名成功遂身退,天道然也。”
举国一致 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,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。”
黎丘丈人 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梁北有黎丘部,有奇鬼焉,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。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,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。……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。”
有机可趁 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赵振<说败>》:“外强见其有机可趁,乃庇此党而击彼党……而国势不可复振,复欲脱其庇亦不可得,而国随之以瓜分豆剖。”
一笔勾销 宋 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》第七卷:“公取班簿,视不才监司,每见一人姓名,一笔勾之。”
不悱不发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
煞风景 宋·楼钥《次韵沈使君怀浮同梅花》:“毋庸高牙煞风景,为著佳句增孤妍。”
直入云霄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,高高下下,照耀如同白日;歌声缥缈,直入云霄。”
保残守缺 《汉书 刘歆传》:“信口说而背传记,是末师而非往古……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,或怀妒嫉,不考情实,雷同相从,随声是非,抑此三学。”
谷贱伤农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食货志上》:“籴甚贵伤民;甚贱伤农。民伤则离散,农伤则国贫。”
月下星前 明·无名氏《桃符记》第一折:“你可休眠思梦想,月下星前自主张。”
狼烟大话 管桦《清风店》:“他就喜欢听那些狼烟大话,听这些人帮着他摆龙门阵!”
下帷攻读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下帷讲诵,弟子传,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”
谲怪之谈 南朝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康回倾地,夷羿彃日,木夫九首,土伯三日,谲怪之谈也。”
扬己露才 汉 班固《离骚序》:“今若屈原,露才扬己,竞乎危国群小之间,以离谗贼。”
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86回:“弄得我前不着村,后不着店,有上梢没下梢。”
御驾亲征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1回:“今刘玄德即了帝位,统精兵七十余万,御驾亲征,其势甚大。”
余食赘行 《老子》:“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,其在道也,曰余食赘行,物或恶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