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刀两断的成语故事


一刀两断

拼音yī dāo liǎng duàn

基本解释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。

出处唐 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:“男儿大丈夫,一刀两断截;人面禽兽心,造作何时歇!”


一刀两断的典故

西汉初年,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,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威胁刘家天下,就找樊哙共商计策。樊哙自鸣得意,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而保主公刘邦的,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,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一刀两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《打董达》第二折:“我儿也,你寻死也,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!”
按捺不住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:“不想遇着许仙……按捺不住,一时冒犯天条。”
朽木粪墙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”
金钗十二 南朝梁·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,足下丝履五文章。”
不耻下问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何晏集解:“下问,谓凡在己下者。”
蓬生麻中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孤犊触乳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循吏传 仇览》李贤注引谢丞《后汉书》:“孤犊触乳,骄子骂母。”
坚忍不拔 宋 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”
瓜熟蒂落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 元气论》:“如二仪分三才,体地法天,负阴抱阳;喻瓜熟蒂落,啐啄同时。”
有口皆碑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太平安禅师》:“劝君不用镌顽石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”
因时制宜 《晋书 刘颂传》:“所遇不同,故当因时制宜,以尽事适今。”
万世流芳
丑态毕露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一回:“贾琏亦丑态毕露。
破鼓乱人捶 冯骥才《神鞭》:“好啊!破鼓乱人捶呀!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,就砸你的铺子!”
高世之智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周纪·威烈王二十三年》:“臣光曰:虽有绝伦之力,高世之智。”
亘古亘今 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若解向里寻求,见得自己心体,即无时不是此道,亘古亘今,无终无始。”
龙骧虎跱
作作索索 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:“有鼠作作索索。”
日暮途远 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日暮途远,人间何世。”
魂销肠断 宋·刘过《贺新郎》词:“衣袂京尘曾染处,空有香红尚软。料彼此,魂销肠断。”
三回五次 元·戴善夫《风光好》第一折:“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,是何道理?”
头角崭然 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虽少年,已自成人,能取进士第,崭然见头角。”
栖遑之辱 晋·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利尽万物,不能睿童昏之心;德表生民,不能救栖遑之辱。”
捐躯殉国 北魏·杨衒兺《洛阳伽蓝记·追光寺》:“既见义忘家,捐生殉国,永言忠烈何日忘之!”
掷鼠忌器 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绍传》:“卓遣执金吾胡母班、将作大匠吴修赍诏书喻绍,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·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班与匡书云:‘《刘向传》曰:掷鼠忌器。器犹忌之,况卓今处宫阙之内,以天子为藩屏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