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备不懈的成语故事


常备不懈

拼音cháng bèi bù xiè

基本解释常:时常;备:防备;准备;懈:懈怠;放松。时常准备着;从不松懈。形容警惕性高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常备不懈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常备不懈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连锁反应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0章:“疑问一个套一个,急速地产生了连锁反应,把整个的观念境界全部搅乱了。”
见可而进 汉 荀悦《汉纪 高帝纪》:“赵兵出国迎战,见可而进,知难而退,怀内顾之心,无必死之计。”
饮恨吞声 南朝 梁 江淹《恨赋》:“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言必有中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子曰:‘夫人不言,言必有中。’”
破璧毁珪 北魏·温鹏举《寒陵山寺碑》:“铜马竞驰,金虎乱噬,九婴暴起,十日并出,破璧毁珪,人物既尽。”
望洋而叹 明·唐顺之《与陈后冈参议书》:“俟他日有持《后冈先生集》示我者,我当望洋而叹,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语是则可耳。”
邦以民为本 《尚书 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
白璧微瑕 南朝 梁 萧统《<陶渊明集>序》:“白璧微瑕,惟在《闲情》一赋。”
力不胜任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……言不胜其任也。”
一网尽扫
宁死不辱 元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三折:“待将咱所图,我宁死不辱。”
临危不惧 《邓析子 无厚》:“死生有命,贫富有时。怨夭折者,不知命也;怨贫贱者,不知时也。故临难不惧。”
数奇命蹇 唐·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数奇命蹇,遂无望于高门,日往月来,竞消声于下邑。”
皮里膜外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7回:“如今同了你,虽见了太尊一面,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,有什么意思?”
极乐世界 《阿弥陀经》:“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。”
日行千里 《魏书 吐谷浑传》:“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,放入海,因生骢驹,能日行千里,世传青海骢者是也。”
尻舆神马 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,以神为马,予因以乘之,岂更驾哉。”成玄英疏:“尻无识而为轮,神有知而作马,因渐渍而变化,乘轮马以遨游,苟随任以安排,亦于何而不适者也。”
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 鲁迅《路》:“现在的人间也还是‘大王好见,小鬼难当’的处所。”
扫田刮地 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三折:“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,扫田刮地,做个佣工。”
知错就改 王朔《刘慧芳》:“我这人缺点很多,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。”
对症发药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5回:“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,怕不是生产,这正是对症发药呢!”
千载一逢 《梁书·任昉传》:“千载一逢,再造难答。”
东风过耳 清·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:“学生在美国……绝无敬师之礼,对于新监督之训,若东风之过耳。”
镕今铸古
浮一大瓟 清·朱彝尊《黄征君寿序》:“目击其先公之大节,具书于国史,先生之心,足以自慰,于介寿日,宜浮一大瓟者也。”